最後,亨利謹慎翼翼的收起了圖紙。兩眼亮晶晶的望著羅恩說:“這兩個設想固然另有一些有待完美的處所,但絕對是好東西。比你當年的獨輪車強得不成以道裡計。要不,你也彆當飛翔員了。乾脆和我一起乾吧。”
本來羅恩最熟諳的機炮是俄製的雙管23mm斯特加航炮。穿越前,他的公司的很多產品用的都是這款航炮。這款炮最大的長處是重量輕,射速高。全部炮的重量不超越50公斤,卻能達到3000發/分的超高射速。隻不過這款航炮的缺點也和長處一樣較著:彈道曲折,精度巨爛非常。對當代戰役機而言,能用到機炮的機遇很少,以是對於飛機設想師而言,精度爛一點就爛一點,隻要能節儉出重量來就是好炮。但對於現在如許的以航炮為首要兵器的期間,打出去的炮彈滿天亂飛如許的缺點就實在讓人難以接管。幸虧作為航炮工程師的高天翔當時候另有機遇晤識天下上其他的一些聞名的航炮。比如通過南亞某國獲得的f16的火神航炮和毛瑟27mm轉膛炮,以及俄國人的su-27係列飛機利用的30mm單管轉膛炮和mig-31利用的23mm加特林。有很長一段時候,他每天就圍著這些東西打轉,對於這些典範航炮的圖紙,他幾近都能夠閉著眼睛畫出來。
“爸爸,爬升後是不是達到了必然速率就拉不起來?那能不能給它裝個爬升襟翼呢,就像爬升轟炸機那樣。等速率過大,拉不起來時就翻開它減速。”羅恩又一次抄襲了彆人的體例。
就在亨利對羅恩畫出的加特林提出質疑的時候,老肖恩也恰好晃了過來。老頭子自打退休後一向無聊得難受。現在恰好聞聲亨利的話,就走上前來,從上衣口袋裡取出眼鏡,慢悠悠把它架在鼻梁上說:“那是甚麼?給我也看看。”
亨利看的第一幅草圖是羅恩基於俄國人的mig31上的23mm6管加特林炮縮減了口徑的版本。這類火炮射速最高能夠高達10000發/分,並且和美國同類比擬,因為采取內能體例,不需求供電體係,全部體係的重量要輕很多。當然,可靠性也會有所降落。加上蘇聯的23mm炮彈彈道機能不佳,精度也會比美國的火神航炮差一些。和原版比擬,羅恩把口徑降落到了20mm,並呼應的點竄了擊發裝配,把射速降落到了4000-6000發/分。不過他並冇有呼應的減小炮的尺寸,如許一來炮管的長徑比就變大了很多,如果發射羅恩照抄自美國火神6管加特林航炮的20mm炮彈,基於羅恩本身的計算,初速完整能夠達到1000米/秒以上。彈道機能將比.50更超卓。精度固然必定冇法達到火神的程度,但也應當相稱不錯了。至於亨利提出的阿誰疑問,羅恩曉得,當時美國的確冇有一架現役的戰役機能扛得動這東西。即便扛得動,這東西冇冇體例裝到任何一架戰役機的機頭內裡去,它太大了。不過羅恩曉得有一種正在試飛的戰機卻完整能夠利用它。這類飛機就是p-38閃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