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子穿越來種田_307 出征高句麗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出征的馬匹也都是配了馬蹄鐵的,每個兵士身上都佩帶了淩筱筱設想的搶救包,內裡裝有消毒後的紗布。繃帶,快速止血的金瘡藥,清創消毒的密封酒精棉,需求救濟時用的叫子等等,隻要一個小包。係在腰間一點都不擋害,並且在最危急的時候,能救人一命,固然有很多軍醫跟著,但是跟兵士的比例還是有很大差異的,偶然候等候救治,不如自救來的快。

看李世民聽出來了,房玄齡又持續說道:“如果是吳王殿下,不得不說吳王殿下,文武雙全,心善懂禮,知禁止,幼年時幸得陛下親身教誨,是很好的擔當大家選,隻是如果皇上真的立了吳王殿下,不知有冇有考慮過其他皇子是否真的佩服,朝中的大臣是否甘心幫手,就比如被軟禁的前太子,和順陽王,如果太子之位是晉王殿下,他們也就會斷唸了,也不怕晉王殿下會對他們倒黴,但如果換了吳王殿下,人之常情,他們還會在拚一下吧!哪怕臣等人擁戴皇上的決定,果斷庇護吳王殿下,但是臣已經老了...”

李世民聽的當真,即便聽到不對勁處會皺眉頭,卻也冇有出聲打斷,辯駁,因為房玄齡說的都是至心話,也是他特地冇有去想的究竟,實在當天子,想當一個賣力人的天子,真的很難,不止要本身做的好,同時他選出的太子,擔當人也要做的好,不然也會成為他的汙點,但是如房玄齡所的一樣,天子也不是人好便能夠的,想他李世民如果冇有這麼多人擁戴也敵不了他的哥哥,莫非李建成績不優良嗎?

本來汗青上李世明征高句麗是應當產生在公元645年至649年的,但是因為大唐這三年綜合氣力的晉升,這征討的日程也就提早了。

後代有人評價這段汗青說,吳王是英物,晉王是朽物,李世民立李治為太子是大錯特錯,真的如此嗎?辦理一個國度,一個國度的昌隆與否,不但單要看這個天子有冇有才氣,是否文武雙全,果斷英勇,還要看品德魅力,和天時天時與人和。

李世民這平生打過無數戰役。以是與兵戈比擬他更煩惱立太子之事,固然大師更看好小九,但他感覺小九真的弱了一些,如果把天下交給小九,他能完成本身的慾望,帶領大唐走的更遠嗎?可如果交給李恪,他固然有信心恪兒會是個很好的天子,但其彆人,包含無忌定是會寧死不從吧!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