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聞言更是勃然大怒,喝道:“你們這些酸墨客隻會逞口舌之強!當日靖難,本王立下赫赫功勞,太宗天子亦曾承諾他日傳位本王。就是你們這些臭文人,在太宗天子麵前不時進些讒言,令太宗天子削奪本王保護,又將本王貶斥樂安小城,本王恨不得吃爾肉喝尓血!天下有你等這邦小人,怎得安然?”轉而衝著朱瞻基喊道:“大侄子,你若將這些逆臣交與我手,待我殺了他們,我便與你諸事好籌議。如若不可,便休怪本王不念叔侄之情,誓與你兵戎相見!”
那朱高煦亦被部下救回營中,蘇櫻在帳外驅逐,看到朱高煦身上血跡吃驚不小,朱高煦上馬來扶著蘇櫻進入大帳以內,再也支撐不住,幾欲顛仆在地上。蘇櫻王斌倉猝傳隨軍大夫。大夫過來後看那胸口傷口雖深,倒是性命無礙,給朱高煦敷上藥細心包紮。眾將方纔放下心來,出去清算人馬,帳中留下蘇櫻照顧朱高煦。
朱高煦也識得這個馬讚,曉得他雙臂過人,此時聽他口中號令,便先是不悅,道:“早傳聞此人英勇過人,本王便去會他一會。”
朱高煦轉過甚來看看他,複又轉頭看看蘇櫻,點點頭道:“我倒忘了,你是流螢山莊的人。這很多年來,我誠懇待你,把你當作漢王府的人。我倒是健忘了,你出自慕容家,你的心,一向都在他們那邊。”
阿狸與三月十仲春這日行到樂安境內,從路上行人丁中得知,本來朱高煦已帶兵駐紮於樂安城下,與朝廷雄師相持對峙,兩邊已經交過一戰,朝廷雄師固然人數縱多,漢王軍隊卻也精美善戰,兩邊也隻是摸索一番,隨即出兵,各自回營。
朱高煦聽他提及濟南,便知他在調侃本身既冇攻陷濟南,又落空樂安屬地,心中大怒,便道:“你父子二人慣會玩陰耍滑,趁我不在竟然偷襲樂安,你若真有本領,便下來與本王真刀真槍地打上一仗,看看你我二人到底誰輸誰贏?”
卻說那馬讚提馬來到漢軍麵前,一舉手中長矛,大聲喝道:“叛賊聽著,何人前人受死?”
朱高煦一怔,這個稱呼隻要兩人暗裡之時,張輔對會如此喊他,平素人前張輔向來不以此語呼之。此時他喚得一聲阿煦,朱高煦心中迷惑,以目詢之。張輔輕聲道:“楚王殿下與我來你這裡之時,皇上便答允我們,隻要你放棄抵當,他便諸事不予究查,我想你承諾我,跟我們歸去見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