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此處,宋慈眼中閃過幾分黯然與唏噓,“可恰在當時,金兵南侵,大宋自顧不暇,這件大案便不了了之。”
另有一人微微感喟,“唉,我們這些年信奉明教,覺得行義舉,哪知現在落得這般地步……”
他持續緩聲說道:“暮年,北宋有位官員名叫黃裳,奉皇命圍殲明教。當時的明教在中原四周燒殺劫掠,百姓苦不堪言,黃裳完成剿除任務後,大獲朝廷誇獎,卻也被明教餘眾記恨在心。”
有黑衣人忍不住低聲嘀咕:“道姑師姐……當真與那彭長老是……?”
她接著又微微側頭,看向宋慈:“你說那官員叫黃裳?我外公黃藥師倒是提過他。他曾言,黃裳在編輯道家文籍時,無師自通練成了絕頂武功,並且為了報仇,還自創了一部……‘九陰真經’?”
就在宋慈提及明教“燒殺劫掠”的舊案時,女道姑俄然猛地昂首,用冷冽的目光盯住宋慈與郭芙,語氣裡儘是諷刺:“小丫頭電影,你們懂甚麼?口口聲聲申明教是異端,可知,明教的教義就是眾生劃一,心向光亮。如有金銀財物,需當佈施貧眾。隻因曆朝贓官貪吏逼迫明教,教中兄弟不忿,纔會起事。我等明教兄弟,皆是脾氣中人,卻不似大宋朝廷假仁假義,嘴上說掃平亂黨,卻放縱官僚逼迫百姓。你所說的明教燒殺劫掠,不過是史官所記,此中有多少可托度?又有多少百姓,是被你們大宋本身贓官貪吏殺死的?有多少是被你們本身南宋的軍隊,貪功冒充仇敵給搏鬥的,你說得清楚嗎?”
郭芙眸光明滅,心中驀地有很多思考:本身曾從母親那兒聽聞,‘九陰真經’乃高深至極的武功,可一向不曉得它的泉源與黃裳的慘案之間竟有如此關聯。 她忍不住感慨:“看來,黃裳的仇恨之深,連我外公黃藥師都佩服他的才學,卻也對他遭受唏噓不已。”
聽到部下的私語,女道姑猛地轉頭,似要嗬叱,但囿於被綁雙手,隻能瞪了他們一眼。
看著這群黑衣人的神態,宋慈更加確認:“公然是明教。”
聽罷,黑衣人群中有人收回一聲冷哼,也有人暴露憐憫的神采。明顯,這段過往並非他們統統人都曉得。
“你……就算如此,也不可否定明教當年很多人濫殺無辜!”他還是開口辯駁,但調子裡已少了先前的篤定,增加了幾分迷惑和掙紮。
話音未落,郭芙已睜大了明眸,獵奇地問道:“明教……本來如此。難怪我聽娘說,這幫人行事向來極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