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後傅燮被外放到漢陽擔負太守一職,他不但穩定了郡內的局勢,並且還令大量的羌人前來歸附並放下刀劍去城外開墾地步,讓漢陽郡在這幾年當中逐步變成了西涼地區最為繁華的地區之一,人丁更是在這個亂世中不降反**到了近五萬戶的程度。
固然要求很多,但也正因為如此感興趣的人也很多,比如曾經擔負過使匈奴中郎將的王柔就對於這個位置非常感興趣,並且冇少對李書實展開遊說,其他如來自關中的宋果,來自河東的衛覬也都對這一職務表示出了極其稠密的興趣。
東漢之前,官員們的人為都是發放糧食。比如西漢的時候三公的俸祿名為萬石,實際上的人為則是每月穀350斛,也就是說年俸4200石;郡太守的俸祿名為兩千石或者真兩千石,實際上的人為為每月穀120斛,年俸1440石。
“主公是在擔憂著甚麼嗎?”
嗯。因為各種啟事,或人的婚禮不得不推早退好久今後才氣停止。固然這麼做彷彿有些對不起蘇小蘿莉,但考慮到她即便再過一百年也仍然還是這幅模樣,也就豁然了。
州牧的俸祿級彆為中兩千石,也就是說官員每月錢17000,穀一百斛(1斛=1石)。州刺史與州將軍的俸祿級彆不異,都是真兩千石,也就是說官員每月錢13600,穀80斛。
好吧,實在李書實當初挑選將張燕發配到金城的時候就已經籌算將杜畿安排到涼州刺史這個職位上,隻不過當時的考慮並不全麵罷了。以是木已成舟,如無不測如何也不好再做變動,所能做的也隻要讓這個任命變得更加穩妥一些罷了。
以是在涼州刺史的人選上,大師可謂是頗費考慮,因為其不但需求有充足的貿易腦筋能夠包管涼州作為承接絲綢之路關鍵的暢達,同時也要有才氣安撫涼州的外族,將他們逐步融入到中華體係當中來,從而不讓仇敵能夠等閒分化這裡的胡人部落讓幷州軍疲於奔命。
並且最關頭的是如許一來李書實感覺本身就更能夠心安理得的在夏季壓榨部下那些官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