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說隻此一項,能夠成為兩千石官員的挑選範圍便直接縮小大半,所餘者也不過是太史慈、曹純、黃忠等寥寥數人。不過即便是如許,兩千石的引誘仍然讓李書實的那些部下們蠢蠢欲動,除了少數如同呂布如許甘願待在虎帳裡也不肯意麪對那些公文的奇葩存在,大部分都對李書實表達了但願成為兩河太守之一併會儘力事情的決計。
商鞅的事情已經警示了無數代的中國諸侯,人才這東西你能用的時候是蜂蜜蛋糕,用不了的時候那就是穿腸毒藥啊,隨時都有能夠反戈一擊讓你憋屈到無以複加。
好吧,不提李書實從賈詡那邊曉得本相後orz的杯具模樣,但是這也形成了一個題目,那就是如果被李書實任命為太守的黃忠和張繡做的不敷好的話,想必即便大師都純粹的如同張小花一樣不會向李書實進讒甚麼的,各種奇奇特怪的流言恐怕也會應運而生。
歸正這裡不是我的地盤,殺雞取卵甚麼的又算甚麼?就彷彿蘇聯赤軍經過後的天朝東北普通。董卓的西涼軍估計和那群約即是蝗蟲的傢夥冇啥辨彆,並且李書實信賴將來董卓絕對不會像那些蝗蟲一樣供應更多的援建資金。
當然,之以是呈現如許的環境歸根到底不是天下的錯也不是時候的錯,而是李書實的錯。
可惜兩河地區恰好屬於司隸,特彆是這兩地董卓都將要交給李書實,以是他完整不介懷操縱各種手腕用小錢強迫收買了大量的軍需物質,然後將這個爛攤子扔給了李書實這個繼任者。
不過,即便是如許也並不能完整放鬆,因為河內不管從經濟的角度還是計謀的角度都是關東聯軍必須用心去爭奪的處所。這不,間隔河內不遠的魏郡不就駐守著一支軍隊麼,並且這支軍隊的主將還是李書實的熟人,河北四庭柱中的兩位――顏良和文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