驍騎_【第988章】 馬蹄疾,一縷馨香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究竟證明李利的定奪是精確的,是行之有效的賢明決策。

起首收伏公孫瓚,無形當中讓東征雄師度過了一個相對舒暢的夏季,製止無謂的傷亡。其次,第一時候逼降公孫瓚,便自但是然地減少了交戰中的變數,不但完整收編了幽州軍,還為東征雄師籌集到了大量糧草。最首要的一點,給被迫投降的公孫瓚留下了相稱長的考慮和適應時候,製止了降而複叛的無謂廝殺。

甚麼奪六合之靈秀、集造化之功德,說白了就是荒無火食的窮鄉僻壤之地罷了。不過同一個處所,在分歧表情的人眼裡,倒是截然分歧的感受,各有各的咀嚼。文官和武將、士子與莽漢、隱士與淺顯百姓,對此都有屬於本身階層的觀感,形形色色,不一而同。

“孔明啊,我們到了,這就是位於羌道境內的青鬆彆院。每年這個時候,我都會來這裡小住幾日。”翻身上馬的李利,一邊把驊騮馬的韁繩拋給李摯,一邊對跟從本身而來的諸葛亮淺笑著說道。

伴隨遼東公孫度主動開城請降,東交戰事緩緩落下帷幕,長達一年之久的烽火烽煙悄悄散儘。

走出山坳後,麵前豁然開暢,放眼望去,但見一片綠草如茵的郊野,足有十餘裡周遭,煞是壯觀。在郊野絕頂的東山腳下有一幢清幽的彆院,三開三進院落,大門舒展,彷彿早已無人居住,清幽沉寂,冇有一絲聲響。非常蹊蹺的是,彆院台階上非常潔淨,冇有苔蘚,也冇有散落的雜草和枯枝碎葉,更冇有行人在此逗留或小憩的陳跡。

與之相對的是,飽經戰亂浸禮的幽州大地,雲開霧散,迎來了久違的安寧平和之光。

固然遼東周邊仍然占有著諸多蠻夷番邦和島國倭賊,但烏桓和鮮卑兩大部落的隕滅極大地動懾了這些蠻夷宵小,使其再不敢擅入漢境一步,更不敢輕舉妄動。至此,幽州邊疆纔算真正安寧下來,在烽火紛飛的亂世當中博得了一段難能寶貴的涵攝生息時候。

“果然是一處平靜的地點。門對青山綠水,背靠青鬆山崗,兩邊則是非常隔闊的郊野,便可策馬疾走,又能一覽四時風景,感悟世事滄桑。當真是一處不成多得的隱居之所,奪六合之靈秀,集造化之功德,可遇不成求啊!”諸葛亮由衷感慨道。

“籲———!”

“噠噠”的馬蹄聲響徹山坳,一隊輕騎從兩山夾一河的山道上駛來。百餘人順次排開,策馬揮鞭奔馳而過,驚得山道兩旁的叢林中飛禽驚鳴而起,走獸倉惶逃竄,窸窸窣窣的聲響不斷於耳。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