驍騎_【第987章】 定幽州,牧馬遼東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正如李利所說,兩次大戰之下,漢軍折損兵馬不在少數,陣亡將士多達十萬之眾,並且都是精銳之兵。但有一點李利卻決計將其忽視,冇有提及,這便是持續兩場大戰當中陣亡的漢軍將士大多是重新整編的幽州軍。十餘萬傷亡當中六成以上都是本來的幽州軍,而李利帶領的東征雄師中,隻要兩萬無雙鐵騎、一萬金猊衛和兩萬郡府兵等五萬步騎參戰,戰後仍有三萬餘眾。餘下兩支成建製的戰騎營武威營和飛燕輕騎直到戰役的最後一刻才呈現。一戰定狼山,並跟在三萬餘蠻軍身後,直搗烏桓老巢―――柳城。

就在樓班帶領烏桓部落西遷的同時,中部鮮卑軻比能部落和東部鮮卑素利、闕機部落,總計十餘萬眾起行北遷,進入幷州。

――――――未完待續――――――――――――(未完待續。。)

值得一提的是,步度根和扶羅韓是遠親兄弟,夙來來往密切,相互幫襯,共同進退。但是麵對漢軍強大兵鋒的勒迫之下,步度根主動請纓伏殺其兄扶羅韓,並將扶羅韓的首級作為晉身之禮,藉此博取李利的信賴。公然,步度根審時度勢的大義之舉被李利大加讚美,遂任命步度根為“鮮卑大人”,順義將軍,兼領幷州彆駕處置,並擔負幷州上郡守將。

ps:【感激:慕容複答信友的月票支撐,多謝!】

將近十萬幽州將士死於安定邊患,在與蠻軍的作戰當中戰死疆場,這是真正的死得其所,死的壯烈,死的有代價。在某種意義上說,這統統都在李利的運營當中,知戀人一時之間很難接管這個究竟。但是,這是光亮正大的陽謀,走遍天下也是這個理,堂堂正正,不懼人言。可誰又曉得,如果主帥李利稍有憐憫之心,成果就不是如許;固然戰後的傷亡仍然在所不免,倒是幽州軍和西涼軍分攤,起碼還能為幽州軍留下一半兵馬。

建安三年七月上旬,接踵安定烏桓和鮮卑兩大部落的李利,再度帶領雄師東進,兵鋒直指遼東公孫度。已步入暮年的公孫度不敢捋其鋒芒,遣使請降,表示情願歸附李利麾下,有生之年甘心替李利鎮守遼東。

埋骨何必桑梓地,人生那邊不青山。

與此同時,幷州各郡募集二十餘萬誌願前去草原的百姓。以及幷州、司隸、朔州境內近十萬傷殘或退役兵士照顧家眷北上幽州,進入烏桓草原定居。

對於長年交戰的將士而言,他們時候麵對著存亡拜彆,滅亡並不成怕,可駭的是他們戰死疆場以後父母妻兒無人顧問,缺衣少食,生存冇有下落。但在西涼軍中這些都不是題目,主帥李利絕對算得上是前無前人的體恤將士及其家眷的統帥,西涼軍對待陣亡將士的撫卹極其優厚,自組建雄師以來一向如此,有目共睹。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