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是有著這類危急認識,李利纔會一次次突破通例,破格提撥人才,並供應他們發揮才調的舞台,促使他們儘快生長起來,獨當一麵,期盼著以最短的時候閉幕亂世,重修次序。這並不是李利異想天開,而是他現在有這類才氣,也有接受失利的氣力。
驕陽當頭,輕風拂綠。盧龍塞關前,漢、蠻兩軍對壘,間隔五百步,劍拔弩張,提韁勒馬躍躍欲試,大戰一觸即發。
故而,現在李利這麼利用諸葛亮確切有些拔苗滋長之嫌。如果一軍功成,無疑是以最快速率鞭策諸葛亮敏捷生長起來,讓他在最短的時候內建立強大的自傲,並在軍中建立威望。反之,倘若初戰得勝,那對諸葛亮而言無疑是個沉重的打擊,過早地背上失利的承擔,令他此後的生長門路徒增變數,負重前行,其艱苦程度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