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李利驚詫回聲,悄悄捋著頜下寸餘長的青須,扭頭看了公孫瓚一眼,隨之深思不語。
這一日,李利在中軍大帳內與公孫瓚喝酒敘話。時至本日,他們倆已是主臣有彆,可李利卻一如既往地寵遇公孫瓚,經常邀他赴宴敘談;數月來一向如此,待他之厚無以複加。
“啊!他二人都死啦?”公孫瓚聞言後大驚失容,驚呼一聲,遂自發失禮便再不贅言。
出征淮南的劉表聞訊後大驚失容,當即帶領雄師撤出淮南疆場,馬不斷蹄地趕回荊州,率軍平叛。與此同時,荊州海軍也敏捷返回,經水路攻打荊南叛軍。如此水陸並進,兩路夾攻荊南叛軍,短短半個月便穩住局勢,停止住了張羨叛軍的進守勢頭。
“這”公孫瓚遊移一聲,考慮著說道:“此等目無主上之事何必多說,必須予以嚴懲。此二人死不足辜,智囊在這件事情上並無不對,末將對此冇有貳言。”
待李摯走後,李利心有所感地對公孫瓚說道:“從這件事上不丟臉出,伯圭兄帳下將領心胸不滿者不在少數,今後還需伯圭兄多多操心。”一邊說著話,李利一邊給公孫瓚斟上一盞酒,以示謝意。
——————————————
李利微微點頭,高深莫測地笑道:“此事不會有錯。傳聞去歲寒冬,冀州袁紹派出兩路使者,一起前去烏桓、鮮卑部落,另一起去了荊州。想來袁紹此舉必有所圖,至於究竟是何詭計,目前還不得而知。但眼下已是春季,統統圖謀都將在將來幾個月發表,我等儘可拭目以待。”
對此,很多被調離的幽州將領並無貳言,欣然接管,或許他們已經厭倦交戰廝殺,早就期盼著安安穩穩過日子的舒坦餬口。也有一小部分將領對此非常不滿,但他們位卑言輕,敢怒不敢言,隻得從命安排,今後跟著時候的流逝,他們就會漸漸收心,垂垂適應新的環境。
公元198年仲春下旬,長沙太守張羨結合零陵、桂陽二郡太守背叛劉表,帶領叛軍敏捷攻占荊南各郡縣。至三月尾,張羨帶領三郡叛軍盤據荊南,擁兵數萬,大肆招兵買馬,主動擴大權勢,厲兵秣馬,虎視眈眈,兵鋒直指荊北襄陽,對荊州治所形成極大威脅。
公孫瓚神采大變,勃然大怒道:“豈有此理!大鬨刺史府,公開討要官職,他們的確膽小包天,目無主公!如此傲慢之徒,理應重處嚴懲,明正典刑亦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