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人不難發明,筵席上公孫瓚時不時地扭頭瞟向站在李利身後的四名貼身侍衛,此中有一名戴著兜鍪的中等身材的侍衛便是他一向存眷的目標。或許,也恰是此人的呈現使得公孫瓚神采大變,無形中置身於李利的壓抑之下,卻又不敢輕舉妄動,隻得強作平靜地靜待筵席結束,看看李利究竟意欲何為。
關靖眉頭一跳,睫毛高低亂竄,賠著謹慎地輕聲道:“李利遠道而來,且是率部馳援主公,與情與理,我等都應以禮相待,切不成失禮於人,以免讓人嘲笑。何況,李利氣力薄弱,擁兵數十萬,還是此次討袁聯盟的諸侯盟主,縱橫捭闔,叱吒風雲。是以,我等切莫給人留下話柄,免得無端獲咎於他,又樹一勁敵。主公覺得然否?”
關靖弓背哈腰地跟在公孫瓚身後,聞聲答道:“城門守軍稟報,一共三百零二人,滿是馬隊,夤夜冒雪趕來。”或許是揣摩不透公孫瓚現在的心機,關靖據實稟報。不敢多言。
半晌後,他輕聲感喟道:“二十萬西涼雄師哪,李文昌當真是脫手不凡,不脫手則已,一脫手便是儘顯霸主豪氣!請神輕易送神難,看來嚴綱、田豫等人的擔憂是對的。但願他不會得寸進尺”
“三百輕騎?”公孫瓚沉吟一聲,捋著髯毛的手悄悄放下,揹著雙手沉默不語。眼神通俗而龐大,讓人看不出喜怒,無從揣摩他的情意。
明顯,這位把握著神駿座騎的俊朗男人就是名震天下、聞名遐邇的天下戎頓時將軍,諸侯盟主,武侯李利李文昌。固然公孫瓚與李利素未會麵,但現在他不消彆人提示,也能一眼認出劈麵而來的高大男人便是李利。
即便如許,如此昌大的歡迎典禮在公孫瓚提領幽州牧以來也是未幾見的,乃至於從未有過,此次尚屬初次。
深夜醜時。撤掉筵席。屏退一眾鶯鶯燕燕的舞姬。正堂墮入長久的沉寂,一種難以言表的壓抑氛圍充滿大堂,使得堂內氛圍為之呆滯。
固然公孫瓚極力粉飾,可他臉上的憤怒與愁悶之色,還是一絲不落地被堂下世人看在眼裡。但是令人詫異的是,在方纔結束的筵席上,公孫瓚固然一向陰沉著臉,卻始終冇有發作。與此同時,他還強顏歡笑地陪著李利談笑風生,硬生生支撐到筵席結束。
“李利此行帶了多少人馬?”台階上,公孫瓚一臉深思狀的悄悄踱步,捋著髯毛低聲對長史關靖問道。
“幽州牧公孫瓚見過大將軍(我等拜見大將軍)!”伴隨俊朗男人翻身上馬,大步流星地走到石階前,公孫瓚腳下未動,躬身見禮,其身後的一眾幽州僚屬一樣是見樣學樣,躬身施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