驍騎_【第814章】 出將入相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自此今後,李利對嶽父蔡邕便有些驚駭,等閒不肯和他坐在一起;即便是每年過節前去看望,也是倉促一晤,而後當即溜之大吉。為此,蔡琰和一眾姐妹常常以此諷刺他,偶然候還以聘請蔡邕過來小住幾日威脅李利乖乖就範。

結婚大禮定在鎮南將軍府一起停止,由李利親身主婚,並聘請四位重量級的父老前來做證婚人。這四人彆離是:太學院院長蔡邕、儒聖孔子後嗣的大儒孔融、司空李傕和醫學院主事、太學士華佗。除此以外,另有太學院一百零二位大學士(即名師)前來觀禮,代表人物便是鄭玄、皇甫嵩、朱儁、張機、國淵、邴原、崔琰、管寧、華歆、王越、史阿等人,而這內裡的大多數人都是李利麾下文武官員。

但是,幾年下來,蔡邕除了寵嬖外孫以外,再也冇有多餘的話,一心研討學問,教書育人。三年間,他再不過問朝堂政事,也不提君臣之禮和臣子之道,彷彿一下子變得溫馨很多,亦或是轉過彎了,曉得自家半子誌向弘遠且心誌堅固,多說無益,便乾脆不再嘮叨了。

時節如流,工夫荏苒。

比來半個月,這座極新的府邸張燈結綵,喜氣洋洋,既是燕徙新房,又有大婚之喜。

李利得知此過後,終究明白了,蔡邕並非不諳世事的老學究老固執。此前他之以是勸說李利恪守君臣之道,那是因為他還不曉得李利的誌向之大已經遠遠超越預期。但是,當他垂垂明白李利心胸天下以後,即使內心很難接管,卻也不便再說甚麼。

也就是說,時至本日。李利終究從幕後走向前台,正式入朝理政,替天子管理天下。發號施令。而曾經掌管朝政的李傕則功成身退,仍然擔負司空之職,兼領車騎將軍之職,掌管長安禁軍。

————————————————(未完待續。。)

而這些文臣武將的新晉官職有一部分是各路諸侯現有的官爵,也就是所謂的反覆官職,或者說西涼文武官員代替了某些諸侯的官職。對此,朝中老臣曾當堂提出質疑,但是李利卻置若罔聞,不予理睬,因而這些堆疊的官職仍舊有效,敕封聖旨仍然準期公佈。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敕封的將領當中,真正拜將封侯之人便有七十二位,而文官當中加官進爵之人一樣多達五十餘位。

至此,這件源於兩個大儒之間的爭端便垂垂沉寂下去,直到西涼軍在火線大獲全勝,曾經的爭論也消弭於無形。經此一事,太學院的門生們對蔡邕提出“國難當頭、大家有責”的談吐大加推許,使得蔡邕在太學院的名譽大漲,彷彿成為最受門生們戀慕和敬佩的院長。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