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瑾此言確是實話。不過我覺得公瑾想得太多了,我家兄長雅量高致,胸懷寬宏。當不致於為此起疑。不知公瑾覺得然否?”右邊文士麵帶笑容說道。
而後,正要封閉城門之時,又有一撥滿頭大汗的行人疾奔飛奔趕到門外,急於進城。
飲罷一盅茶,案幾右邊的文士忍不住扭頭看看帳外夜色,隨之轉頭看向劈麵漂亮到極致的文士,淺笑道:“夜已漸深,想必婁底原上的戰事此時恰是如火如荼,打得不成開交,可我二人卻坐在營帳中落拓喝茶,此事若被主公曉得。不知作何感觸啊!嗬嗬嗬”
跟著守城將士不耐煩的急聲喝斥,數十名堵在北門外的行人推搡著倉促進城。
“子敬星夜兼程趕來,我若不略加接待,實在於心不忍。何如大營粗陋,冇有美酒好菜,唯有一壺清茶罷了。倘若主公在此,倒是恰好。我等三人便可席地而坐,就著這壺熱茶,傾慕扳談一番。換言之。如果主公劈麵,就不勞子敬不遠千裡而來嘍!”俊朗文士笑聲說道。
“會的。”周瑜必定道:“標兵探報,大半個時候前他和張揚便已返回郡城,而我則在傍晚時分前後安排兩百餘名兵士潛入城中,想必他們早已將密信交予伯符,現在伯符或許正在途中”
笑罷後,魯肅垂垂斂去笑容,正色道:“固然我以為此事冇有需求這麼謹慎,但公瑾所言不無事理。身為人臣,理應替主上分憂,以免今後複興事端。此次事急從權,我便從旁為證,公瑾大可罷休施為,再無顧忌。”
固然,安邑城高大堅毅,易守難攻,普通環境下很難被攻破。凡是事都有萬一。昔日西涼軍占有安邑城時。本來也覺得憑此堅城足可抵擋諸侯盟軍於城下,卻不料被曹操麾下的數百甲士鑽了空子,佯裝成西涼甲士護送百姓進城,乃至於趁夜一把火燒了安邑糧倉,終究迫使西涼軍棄城渡河,退守函穀關。
“停止!”
“哈哈哈!不是途中,而是已經到了!”大笑聲中,但見一襲快馬直接衝進轅門,待周瑜話音方落之際,來人已經奔至大帳門外。
明顯。這兩位相對而坐之人都是李利非常倚重的親信。左邊俊朗文士便是,一年以內率部掃平南匈奴,而後揮師光複幷州全境,為西涼軍立下赫赫軍功的安北將軍周瑜周公瑾。而右邊之人則是名符實在的儒生文士,並且是牧守一州之地的封疆大吏,這便是魯肅魯子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