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清脆的“叮鈴”落地聲響,一陣刮骨般的劇痛湧上心頭,導致張郃幾乎忍不住失聲痛叫,右手上的長槍瞬即脫手而出,所幸槍尖先落地,倒插在地上,伸手便可夠到。直到此時,他纔看清楚刺傷本身的寒芒是何物,而這一眼也讓他惕然心驚,後怕不已。
畢竟,人的名樹的影。李利威名赫赫響徹天下,數年間東征西討、縱橫天下,迄今為止何嘗一敗。更有甚者,去歲函穀關下一戰,李利手起刀落間便將韓德、韓猛叔侄二人斬於馬下,一刀之威,使得數十萬諸侯雄師噤若寒蟬,再不敢輕舉妄動。那一幕,至今還盤桓在盟軍將領心頭,半晌未曾或忘。
“鐺!”轟但是起的碰擊聲盪漾夜空,倉促迎擊的張郃在這一擊之下倒拉著韁繩,連人帶馬急退十餘步。所幸,身後的巨盾兵見機不妙及時撤去盾牌,不然必將張郃絆倒落馬。
“叮叮叮———!”
這也就是金猊衛營將士纔有如此迅疾的反應速率和技藝,他們對李利的聲音極其敏感,常常是李利一聲令下。他們立即就能做出反應。而這,也恰是親衛軍應有的本質,如果換做其他戰營的將士。便冇有如此默契的反應速率。
一鼓作氣突破巨盾長槍兵的防備以後,李利帶領戰騎風馳電掣地衝向正在告急設防的張郃軍陣。
實話實說,張郃現在很嚴峻,持槍的右手手內心都是盜汗,額頭上溢位密密麻麻的紅豆大的汗珠,滿身高低如同繃緊的弓弦普通,全神灌輸,不敢涓滴粗心。
看到這柄長劍的一刹時,張郃的腦海裡頓時閃現出李利的名字。因為這個名字在當今天下實在是太清脆了,世人能夠不知天子劉協,卻無人不知大將軍李利。
“快、快、快佈陣迎敵!”
在疾走如潮的鐵騎大水麵前,五千巨盾長槍兵好像驚濤駭浪中的一朵浪花,驚鴻一現以後,便敏捷堙冇在巨浪之下。
不承想,時隔數月以後,張郃便要單獨麵對李利。這一頃刻,若說他一點不嚴峻、毫不害怕,那絕對是口是心非的自欺欺人。不過他畢竟是冀州四庭柱之一,一身技藝早已躋身頂級戰將之列,固然比之文醜、顏良二人稍遜半籌,卻也相差不遠,如果以死相拚的話,他一定會輸給此二人中的任何一人。
“噠噠嗒———霹雷隆!”
冇錯,這柄長劍恰是天下間很少有人親目睹過卻又聞名已久,無人不識的“天子劍”。
當間隔拉近到七十步以內的一刹時,但見李利俄然拔出腰間佩劍。快如閃電般振臂擲出,其擊殺目標便是袁軍陣前的黑甲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