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隻見一團金色流影以肉眼難覓的速率掠過通道,快如閃電地向中軍帥旗疾掠而來。
直到此時,盟軍陣前的各路諸侯和將士終究看清了金色流影為何物。實在他們早就猜到這道流影便是李利和他的坐騎金猊獸王,但猜想終歸是臆斷,親眼看到這一幕時他們仍舊忍不住暗自讚歎,心中震驚不已。
瞬息之間,跟著一聲轟然止步聲響傳出,金色流影舉頭而立,轟然吼怒。
實在不但各鎮諸侯們冇有健忘那一幕,現在站在他們身後的三十二萬盟軍將士一樣記得李利霸絕天下的英姿,對李利當時燦若驚鴻的一刀影象深切。或許這段影象將伴隨他們一輩子,直到他們生命閉幕的那一刻,這段刻骨銘心的影象將伴隨他們的生命一起沉湎堙冇。
彆的另有一個促使盟軍主動下戰書的啟事,那便是李利及其麾下的西涼軍一向據關死守,避而不戰。這無形中就給盟軍一種揮之不去的假象,以為李利不敢正麵與盟軍對戰,一心想借城池之利拖垮盟軍。
整整一個時候,諸侯雄師和西涼軍接踵到達婁底原,兩軍相距五百步排兵佈陣。
――――――
“盟主所言極是。”袁紹左邊一名儀表不凡的中年男人聞聲點頭,眼神灼灼地盯著五百步外的李利,語氣不善地沉聲道:“備之前未曾見過李賊,本日一見,方知傳言不虛。李賊公然驕狂高傲,麵對我三十餘萬諸侯雄師竟然還敢如此放肆,真不曉得如此妄自負大之人如何能夠活到明天!”
時候鄰近巳時(即上午八點多靠近九點),兩軍終究佈陣結束,兩軍加起來將近五十萬人堆積在這片二十裡周遭的婁底原上。
在這類景象下,新近參與盟軍決策的劉備無形中代替了曹操的位置,常常與袁紹一起商討戰事,而他謙遜有禮、不卑不亢的辭吐也讓袁紹非常賞識。再加上劉備戰役經曆豐富,雖無奇策良謀,但臨陣決策才氣非常不凡,在很多題目上與袁紹的設法不謀而合。這讓袁紹大感劉備實在才氣不凡,常常誇獎劉備文武雙全,乃當世之豪傑。
兩邊不管是誰想雙方麵毀約,戰書就會當即公之於眾。如此以來,毀約的一方必將失期於天下人,必將被世人鄙棄,令其申明掃地,淪為人間最無信義之人。
固然各鎮諸侯都不會承認本身驚駭李利,但當再次見到李利呈現在陣前之時,他們就下認識地想起李利在函穀關前的驚鴻一刀。固然時候已經疇昔三個多月,但李利斬殺韓德、韓猛叔侄二人的一幕卻深深烙印在他們的內心,至今仍然曆曆在目,影象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