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摯點頭擁戴道:“智囊之言甚是。如此大捷理應通報全軍將士,為周瑜將軍請功,遙向道賀!”
“嗯,文和所言正合我意。”李利欣然點頭,淺笑道:“朔風營組建之初,本著人儘其才的原則,暫由去卑擔負主將。因為他比我們更加熟諳匈奴戰俘的環境,讓他遴選降兵無疑是做合適的人選。此次調遣他們前來參戰,就是想磨練一下他們的虔誠與戰力,待此戰結束後再重新整編,將領也隨之重新調劑。”
詳細闡發目前情勢後,賈詡終究說出本意:“以是,北伐大捷對我軍相稱首要,周瑜將軍居功至偉,主公理應重賞。而接下來的幷州戰事與此前對蠻軍作戰截然分歧,畢竟幷州是我大漢國土,周瑜將軍所麵對的仇敵都是顛末天子敕封的大漢官員。
賈詡如有所思地輕聲道:“主公所言不錯。少將軍十五歲跟從主公交戰疆場,一向以來未曾有失,勤勤奮懇,兢兢業業,從無牢騷。現在大婚期近,少將軍確切需求休整一段時候,比及大婚以後,主公自有安排。不知微臣所言確否?”
李利聞聲微怔,稍稍思考後,沉吟道:“文和有此顧慮不無事理。但是南匈奴人並非大水猛獸,細提及來也算不上外族,反倒與我漢人來往甚密。自從北匈奴遠遁西域以後,南匈奴便憑藉我大漢,其族人當中半數以上都有我漢人血脈,乃至一部分本身就是漢人。正因如此,我纔沒有將他們完整滅儘,成心將其兼併,完整融入我大漢民族當中。早在北伐出征前,我就叮囑過周瑜和魯肅,待匈奴毀滅後,將其族人部眾全數分分開來,彆離前去我治下三州重新安設。自此今後,我大漢邊境以內不會再有匈奴人,隻要漢人。
語氣稍頓,李利深有感到地說道:“唯有如此,我大漢民族才氣曆經千秋萬世而不衰,與日月同輝,與六合共存,永久聳峙於東方神州之上!”
“北伐大捷來得恰是時候,如果將此捷報傳示大營,定能鼓勵全軍士氣!”
賈詡這番話倒是提示了李利,確切應當賜與周瑜應有的官職和權限,不然於戰倒黴。
語氣稍頓,賈詡深有感到隧道:“現現在周瑜將軍光複河套失地,完整毀滅南匈奴,這就意味著幷州西北部四郡之地已經支出囊中,即朔方郡、上郡、五原軍和雁門郡。這四郡之地本來就被蠻夷所占有。朔方、上郡和五原三郡被南匈奴搶占,雁門郡被西部鮮卑襲擾,大半城池落於鮮卑人手裡,但青狼穀一役中南匈奴和西部鮮卑的控弦之士折損殆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