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正值暮秋時節,寒冬將至。陶謙沉痾不起已稀有月。此次怕是拖不疇昔,大限將至了。這個時候陶謙急招劉備前去議事,實在就是拜托後事,明眼人誰都曉得。
徐州陶恭祖為人謙誠,素有父老之風,謙謙君子之名天下皆知。麵對劉備三兄弟率部來援,他欣喜之餘對劉備觀感甚佳,而後重謝厚贈,待劉關張三兄弟極厚,妥當安設劉備部眾。比及曹操無法退兵後,陶謙更是對劉備重重犒賞,凡是劉備所請,不管是賦稅還是兵馬,陶謙一概照準,慷慨解囊,大力幫助劉備招兵買馬。
究竟證明,劉關張三兄弟冬眠十年以後,決然捨棄家業馳援陶謙,此舉實在是賢明之極。
本來承情很簡樸。陶謙要死了。想把徐州交給大哥。這等功德豈能錯過,我等順手接下來便是。這麼簡樸的事情,卻拖拖遝拉幾個月,你送過來我退歸去,不嫌累呀!”
“嗨!大哥被陶謙請去這麼久還冇有動靜,真是急煞我也!”
下邳城,城守府。
中原大地颳風雲,東海驚濤觸暗礁。
“咕嘟!”又是一碗酒下肚,張飛順手抹一把髯毛上的酒漬, 對關羽說道:“以往這個時候,如果州牧府冇有大擺筵席接待大哥的話,議事早該結束了。大哥為何還不返來?”
“嗯,二哥言之有理。”張飛恍然點頭,既而一雙豹眼骨碌轉動,如有所思地低聲道:“二哥,你說陶恭祖此番召見大哥所為何事?如果他舊事重提,再次將徐州拜托給大哥,你說大哥會不會再次直言回絕?”
比擬司隸陰暗清冷的氣候,東海之濱倒是晴空萬裡,驕陽當頭,暖意融融。
當關、張二人興趣沖沖趕來後,劉備卻一變態態地讓他們二人留在府中等待,隨之徑直帶著簡雍、孫乾二人以及十幾名親兵前去州牧府。這讓關羽、張飛二人大為驚奇,乃至有些不憤,但是劉備態度果斷,是以關張二人無法隻得服從,遂留在大堂上吃酒等待。
說實話,半時候轉下來。張飛本身也累,恰好關羽給他一個台階便順勢落座。畢竟他身形壯碩,膀大腰圓,且又喜好長年身披戰甲,是以在堂內來回走來走去,倒是有些疲憊。何況吃酒這類功德但是他的最愛,常日無酒不歡,明天倒是例外。
現現在陶謙瀕死期近,三番兩次相讓徐州,是以陶謙身後,徐州必是劉備囊中之物。這就意味著,夙來心胸弘願的劉備終究迎來前所未有的大機遇,昔日的桃園三兄弟等候十年之久,終究守得雲開見月明,大展雄圖的機會就在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