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邊坐位有變動,但變動並不大,右邊坐位的變動雖不如左邊那樣較著,倒是變動得最大最多。
李利站在周瑜和魯肅二人中間,笑道:“我左邊這位是前番救我於大難當中的結義兄弟魯肅,字子敬,臨淮人氏。忠肝義膽,心胸開闊。他現為將軍府參軍,涼州刺史府處置,此番將隨我出征。”
李利雙眸微眯,沉聲道:“典韋身為一營主將,事前竟然對蠻軍進兵之事毫無發覺,忽視懶惰,實屬不該。臨時念你初犯,此前屢立軍功,本將給你一次戴罪建功的機遇。重杖三十,罰俸半年,降為中郎將,暫代虎賁營統領之職!典韋,你可心折?”
遵循職位,新近插手軍中的將領普通職位都不高,冇有資格插手這類嚴峻的軍政議事。但此次議事倒是將這些新晉將領悉數召來。這意味著甚麼,很多資格較高的將領天然心知肚明。安靜兩年多的西涼軍又要迎來新一輪職位變動。
“諸位免禮,入坐!”李利微微抬手,朗聲道。
待李利走後,李玄走到正堂中心,笑嗬嗬說道:“徹夜將軍府大擺筵席,請諸位暢懷痛飲,一醉方休!這是主公此前早已交代的事情,諸位莫非都忘了嗎?嗬嗬嗬!”
實在,不但李利是如許,朝堂上天子亦是如此,姍姍來遲已然成為一種職位權勢的揭示體例。
大堂兩側,西涼軍一眾將領再次堆積一堂,各州郡文官一樣齊聚於此。
李利神采寂然道:“身為守關將領,貽誤軍機,變成大禍,損兵折將,扳連無辜百姓慘死,罪在不赦!來呀,將段煨拉出去斬、、、”
此次帥府議事與以往最大的分歧之處就是。正堂上文武官員比例趨於均衡,不像起初那樣武將雲集、文士希少,現在擺佈兩邊的文武對比倒是不相高低。
這或許是李利腦海中殘存的後代看法而至。帶領嘛,每次開會老是最後一個入場,彷彿隻要如許才氣彰顯他顯赫的職位和高人一等的身份。
“諾!”跟著世人齊聲領命,李利大手一揮,當即大步分開正堂。
遵還是例。金猊衛統領李摯率先進入正堂,隨之鵠立在帥案火線左邊。
這時,郭嘉、周瑜和魯肅三人一樣起家替段煨討情。隻聽郭嘉說道:“大戰期近,卻先斬大將,恐與戰倒黴,此乃兵家大忌,自古聖賢所不為。請主公息怒,寬恕段煨將軍性命,令其軍前效力!”
李利雙眸微睜,還是不為所動,冇有涓滴鬆口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