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般大範圍的敕封,大漢建國以來,除建國之初和光武複興的兩次敕封功臣以外,此次便是第三次大敕封。
看到武將陣營竟然有五六十人之多,並且大部分武將都是生麵孔,文官中很多心明眼亮之人頓覺大事不妙,暗思本日早朝隻怕是換湯不換藥,一如疇前的老模樣,武威李利毫不是良善之輩,他要獨攬朝政了。
如此敕封,實屬東漢近兩百年來罕見的大封賞,實在令人歎爲觀止!
敕封段煨、龐德、鐵陀、金牯、張遼、韃魯、楊定、胡軫、李征、李蒙、李典為中郎將。
敕封典韋為虎賁將軍,李摯為虎衛將軍,桓飛為虎威將軍,滕羽為揚武將軍,樊勇為揚威將軍。
細看之下,李利還真是站立在龍椅左邊的高台上,而李摯則站在龍椅右邊三尺外的次一級玉階上。
王允此舉可謂是文人相輕的最好解釋。
————————————————
頓時,但見天子劉協在兩名金甲將軍的護持下,身著皇冠龍袍,穩步走到龍椅前落座。而那兩名金甲將軍則鵠立在龍椅擺佈,目光淩厲,滿臉冷峻之色,神情淡然地俯視著大殿內的文武百官。
“微臣、啟、奏、陛下!”合法文官們瞪眼著李利之際,賈詡驀地出列,用心拖長調子恭聲說道。
待賈詡說罷話後,常侍董弘快步接過竹簡,遞給劉協檢察。
“咳!”合法劉協暗自沉醉的一刹時,一聲輕咳傳進他的耳朵裡,嚇得他渾身一顫。隨即他強作平靜地朗聲道:“眾卿平身!”
現在,早朝即將開端,文武百官入朝,宮門緊閉。
幸虧王允掌權的時候並不長,跟著西涼軍反攻長安,天下權益再次易手,李傕、郭汜占有長安城。因而,滿朝百官迎來了最暗中、最可駭的一段日子。在李傕、郭汜二人的統治下,西涼兵強征暴掠,動輒抄家滅族。百官們毫無職位可言,整天心驚膽戰,惶惑不成整天。
以李傕為首的武將陣營進入朝堂,讓浩繁前朝老臣頓生有力之感,內心一片苦楚。
劉協拿側重重的一卷竹簡時,眼底掠過一絲暴戾之色,但他神情卻冇有較著的竄改,還是做出一副專注翻看竹簡的姿勢。
端坐於龍椅上,劉協居高臨下俯視百官叩拜,神采非常衝動,心中頓生無窮豪情,一顆稚嫩的心怦怦直跳,重新找回君臨天下的感受了。一頃刻,他情感衝動之餘,又感慨萬千。太不輕易了!為了重新回到龍椅寶座之上,他可謂是飽經磨難,連番顛簸,這幾個月來一向擔驚受怕,恐怕再也看不到百官們齊聲叩拜的景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