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長安城次序井然,百姓安居樂業。小天子劉協便再次回宮上朝,君臨天下。
最後,便是鐵陀保護在太後何氏的鑾駕中間,此舉也有悖於禮法。遵循宗室禮法,普通伴隨內宮嬪妃之人大多是內侍寺人,太後身邊天然應當是閹宦之人相伴擺佈,以免遭人詬病,讓皇室蒙羞。但是,此次接駕步隊中卻恰好把鐵陀這其中年將領安排在何太後的鑾駕中間,在一群白麪不必的宮女寺人中安設這麼一個身軀雄渾、滿臉大鬍子的將軍護駕,彷彿是鶴立雞群,極其顯眼,給人以激烈的視覺打擊。更何況鑾駕當中的婦人何太後,乍聽之下,還覺得她春秋很大,是個老女人,實則不然。何太後現年不過三十四歲,恰是如狼似虎的熟婦,生有一子,便是已故的少帝劉辯,如果劉辯還活著的話,他本年應當未滿十六歲。
未幾時,數百名文武官員悉數站定,宮門隨即封閉。
不過百姓和官員因其所處的職位分歧,看到接駕典禮後的表情也大不不異。此番接駕,可謂是內行看熱烈,熟行看門道。看似陣容浩大的接駕當中,實則金玉其外敗絮此中,很有耐人尋味之處。
乍看上去,左邊的武將陣營不及右邊文官人多勢眾,卻勝在氣勢強大,武威雄渾,殺氣凜冽。待宮門緊閉時,右邊文官們不由得感遭到武將陣營的凜冽氣勢,使得很多前朝老臣眉頭舒展,眼底閃現出濃烈的討厭之色。而一些怯懦惜命的文官,則身形佝僂,目不斜視,看都不敢看左邊魁偉雄渾的武將,恐怕惹上費事,性命不保。
足足等待一個半時候,天子龍冕和太後的鑾駕方纔呈現在西門外,緩緩而來。
之前長安城次序混亂,兵禍不休,李利調派桓飛把小天子“接到”武威軍中出亡。現在劉協已經在郿鄔“療養”了一個多月,一向未曾露麵,現在也該上朝了。不然,時候一長,必定流言四起,世人就會覺得劉協遇害,而李利就要揹負謀逆弑君的罵名。
傳聞洛陽之亂時,何太後幾乎葬身於宮廷內鬨當中,危急時候,禦史中丞皇甫嵩拔劍救駕,救下了她。而後,廢帝劉辯被毒殺,何氏本應一起赴死,但皇甫嵩屍諫力保,使得何氏得以活命至今,而皇甫嵩卻被董卓所惡,身陷監獄。所幸他的兒子皇甫酈各式討情,董卓顧念皇甫嵩昔日之功,方纔饒他一命,敕封為禦史中丞。一來二去的折騰,何太後倒是活下來了,並高居太後之位。不過幸運不死的何氏,自遷都今後便很少露麵,隻求自保,對天子劉協的處境視若無睹,更不會乾與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