驍騎_【第322章】 奪旗之戰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這個世道,讀書人即便是貧困得誌,也比武夫的職位高。如果其本身再有幾分本事。很輕易被上位者賞識,既而獲得心儀的官職。但武者則不然。或許其人技藝不凡,卻因本身脾氣木訥,不能討得主將的歡心,那便隻能冷靜無聞的死守本職崗亭,被藏匿在千軍萬馬當中。

但是,胡崢的答覆卻讓李摯極其驚奇。

“呃!”騰身躍空的李摯目睹本身雙鏈齊發竟然冇有擊倒這個其貌不揚的掌旗手,反而被他手中的一對短斧絞住鎖鏈,一時竟擺脫不掉。

對鉞,普通是長兵器,杆長一丈,杆兩端各有一個鉞,二鉞下端又各有一個小鉞,與杆垂直。鉞的擊法與戰斧類似,是以常常與斧聯名,並稱為“斧鉞”。

“呃?一言為定,毫不食言!”李摯神情錯愕地點頭應允。隨即他驀地雙臂用力,鎖鏈隨之向西傾斜,而胡崢也早有防備,手中的對鉞死死地扣住鐵鏈的圓環,腮幫子鼓鼓的,與李摯擺佈挪動,較力相持。——————(未完待續)(未完待續。。)

的確,王方應當光榮。

胡崢手上的一對短鉞,杆長五尺,斧刃長一尺不足,厚一指,高一尺,斧背厚重,鉞下端另有一個三棱狀的鐵錐。單個戰鉞起碼不下五十斤,一對戰鉞加在一起,足有上百斤的重量。這類短柄對鉞,即便是在西週期間也很少有人利用,現在到了漢末,稱之為詭異兵器亦不為過。

有些人即使身負萬夫不當之勇,卻因本身出身卑賤,不善言辭,又不會舞文弄墨,畢竟難以出人頭地。

鉞,是西週期間流行的一種兵器,形狀像斧,卻比斧頭大。帝王鑾駕相隨的十八般兵器中,凡是就有黃鉞儀仗。

“啊———”

西涼軍掌旗手胡崢就是這類人。

恰逢王方落地之時,卻見李摯再次落在王方坐騎的後背上,隨即縱身一躍,雙手鎖鏈同時反擊,嘩嘩作響的鐵鏈如同兩條飛練直擊掌旗手胡崢的麵門飛去。

頃刻,戰刀迎著金燦燦的殘陽飛上高空,而王方卻在戰刀脫手的刹時失聲痛叫。他是被刀柄上傳來的龐大力道震得雙手虎口綻裂,血流如注,雙臂震顫扭捏,大聲痛叫中身形倒飛出去,屁股向後摔在地上,狼狽之極。

因為李摯方纔對他已經是部下包涵了,不然那狂掃而來的鐵鏈就不是打在刀柄上,而是打在他的手腕上。果然如此,在如此迅猛的鐵鏈抽打之下,他的右手定然難以保全,非死即殘。而他之以是如釋重負,不但單是因為本身能夠幸運活命,而是對掌旗手胡崢很有信心。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