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靈前腳剛走,太守常林與司馬懿對視一眼。遂輕聲道:“陽翟城就交給仲達賢弟了。隻要另有一絲能夠,請仲達務必死守此城,切不成輕言撤兵,畢竟這是一座具有十幾萬百姓的郡城。但是如果情勢危急、斷不成守之時。賢弟也不必躊躇,儘管領兵出城便是。愚兄是陛下欽點的郡守,一旦城池淪亡,我責無旁貸,理應與全城百姓共存亡,死而無憾。”語罷,常林神情決然,目光果斷,明顯不是惺惺作態。而是由衷之言,儘忠職守,大義凜然。
跟著第二批五萬江東軍渡江北上,再次歸入荊州軍序列,周泰和蔣欽復甦地熟諳到江東軍真的要完了,完整淪為荊州劉表的附庸。隻待此次南陽大戰結束,不管成果如何,江東都會被荊州劉表兼併,江東孫氏基業傳至孫紹手上就算到頭了。這是因為江東軍攏共十二萬人馬,現在前後兩次調派八萬北上參戰,留守江東本土的兵力隻剩下三萬餘人。單憑這點人馬如何安定江東,如何抵抗荊州劉表麾下的數十萬雄師,焉能不亡?
值得一提的是,司馬懿曾在河東郡內躲藏了半年之久。在這期間,他就住在常林的府邸當中,隨後他執意前去幷州投奔崔琰,常林擔憂他沿途之上出不測,因而親身把他送到幷州刺史府。這就是司馬懿和常林之間不為人知的私交,絕對稱得上是過命的友情。
這一幕看得司馬懿心頭一熱,暗自讚歎“常伯槐真乃乾才也!”
自從得知荊州劉表和江東孫氏一族聯婚的動靜後,周泰和蔣欽二人就憋了一股氣,倍感壓抑、愁悶難舒,又耐久寄人籬下,再加上江東少主孫紹闇弱,文武反麵,內憂內亂。這讓置身於荊州軍中的一眾江東將領第一次對本身的前程和江東的將來感到蒼茫,一種冇法描述的失落感充滿在心頭,模糊有種哀莫大於心死的落寞。
司馬懿抬手錶示紀靈不必暴躁,高深莫測的笑道:“此次我受命前來潁川時,後將軍(諸葛亮)便已傳書陛下,請陛下調遣駐守合肥的張遼將軍帶領武威營鐵騎北上聲援,並傳令豫州都督周瑜領兵前來潁川。
“殺―――!”當黑衣人七手八腳的挪開鹿角路障時,但見他們的首級黑衣彪形大漢甩手拋棄手裡的短刀,抓起地上的長槍一邊厲聲暴喝,一邊縱身躍過路障,直奔城門甬道殺將疇昔。這位身材魁偉壯碩的黑衣首級就是徐庶帳下勇將九江周泰周幼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