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氣一頓,李利看向李儒,問道:“鐵軲、桓義二將戰死的動靜可曾通報全軍?”
話音方落,諸葛亮恭聲道:“眼下引蛇出洞之計隻停止到一半,如果兩國此時退兵,我等之前所做的統統都將前功儘棄,功敗垂成。與此同時,如果引蛇出洞以後拿捏不好分寸,讓這一虎一狼聚在一起,我西晉一樣會蒙受反噬,極有能夠被他們聯手擊敗。是以,眼下恰是決定勝負的關頭時候,亦是引蛇出洞之計可否勝利的分水嶺,這就迫使我們每走一步都要慎之又慎,不能輕也不能重,必須掌控好分寸標準。反擊的太輕,必將滋長兩國的士氣,使得他們愈發肆無顧忌,大開大闔,極有能夠完成盟約,勝利會師;反擊的太重,把他們打疼了,就有能夠促使他們方纔探出的蛇頭又縮歸去。
李利麵無神采地瞻仰著涼亭正劈麵的陵寢。從北邊的公墓漸漸轉移到西邊的將軍陵,目光定格在位於半山腰的正在修建當中的陵寢。好半晌,他幽幽沉吟道:“西邊將軍陵內正在修建陵寢。再過幾日,當年從武威郡便跟從我打天下的幾個老兄弟就要住出來。永久長眠於此。工夫荏苒,不經意間已經疇昔十幾年了。朕正值而立之年,卻常常懷舊,記念曾經一起同生共死的兄弟,記念昔日把酒言歡的日子,更記念那些已經躺在陵寢當中的老朋友。”
“諾,微臣服從。”李儒深覺得然的恭聲應道。
聽完郭嘉轉述的戰報,涼亭內一陣沉寂,除了李儒和諸葛亮略顯粗重的呼吸聲以外,再無彆的聲響。
但是一旦虎、狼聯手打擊,大象也抵擋不住,隨時都有重傷或顛覆之危,乃至危及性命。以是,為今之計就是驅虎吞狼,對於北魏曹操必須予以重創,使其不敢輕舉妄動;管束住這頭猛虎以後,我等便可騰脫手來,儘力誅殺南漢這頭餓狼。”郭嘉一語道破玄機,指出引蛇出洞隻是第一步,第二步便是驅虎吞狼。
——————未完待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