驍騎_第214章 【寸步不讓】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是以,僅憑冀州一州之地的糧食底子冇法減緩兩個州郡的饑荒。何況,冀州所謂的歉收,嚴格提及來是各大世家和豪強縉紳們獲得了大歉收,因為冀州境內的公侯、將軍和世家太多了,近乎六成擺佈的地盤都是他們名下的私產,並且免征賦稅。與之比擬,冀州百姓交納賦稅以後也隻能處理溫飽罷了,所謂的餘糧都是從牙齒縫裡節流出來的,數量極其有限不說,並且不會出售。這是他們本身省下來的拯救糧,唯恐戰役又起或來年收成不好,捱餓。

從這兩份盟約上不丟臉出,南漢劉表此次篤定魏國必定會簽締盟約,吃定了魏國。

與之比擬,你魏國兵馬戰力頗強,步軍尤其精銳,戰騎也能與西涼鐵騎正麵比武。最為可貴的是,冀州之戰中魏國大獲全勝,緝獲戰馬、兵器和軍器輜重無數,完整有才氣支撐我南漢組建一支戰騎營。但是,為了公允起見,我南漢也不會平白無端地索要戰馬和馬隊設備,情願供應大量賦稅作為賠償。這是公允買賣,兩邊各取所需,我感覺冇有題目。如果子恒對此另有疑慮,那我就不得不思疑你魏國的締盟誠意了。”自爆其短,倒是軟中帶硬,不無威脅之意。

這類局麵直接導致大片地盤荒涼,百姓們的餬口程度降至冰點。比及好不輕易安穩下來,百姓們起首麵對的題目就是鬧饑荒。因為冇有半點積儲。就迫使百姓把官府發放的種子當作糧食給吃了,種子不敷。收整天然就不好;再加上蝗災和乾旱不竭,糧食產量可想而知,缺糧便冇法製止。第一年缺糧,交納賦稅以後第二年必定還是缺糧,如此一步掉隊,步步跟不上,乃至於三年疇昔了,魏國仍舊冇法擺脫缺糧的窘境。

除了催促南漢出兵以外,魏國盟約上也提到了糧草。不過魏國並不是向劉表索要糧草,而是情願出錢采辦,以行價為準,劉表情願賣多少糧食,曹操就買多少。多多益善。由此可見,龐統方纔所言並非信口開河,而是早就曉得魏國缺糧。因而投其所好,一再提起十萬石糧草。其目標就是轉移曹丕的重視力。委宛地奉告他,這筆買賣魏國並不虧,隻要有了這十萬石糧草便可解燃眉之急,幫忙魏國走出窘境,不會出缺糧之危。

沉默好久,曹丕的神采垂垂規複如常。臉上的憨笑也不見了,語氣平和地對龐統問道:“這份盟約想必是出自先生之手吧?”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