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劉表完整被激憤了,遂調派豢養多年的家屬死士潛入江東,將孫策餘下的兩個弟弟孫匡和孫朗一併誅殺。而幫手江東孫家三代的程普、黃蓋和韓當等一眾將領也連番遭受暗害,接踵負傷,鐵骨錚錚的黃蓋幾乎死在刺客手裡。此次前所未有的大範圍暗害行動。足足持續了九個月,荊州和江東互有傷亡。兩邊傷敵一千自損八百,都冇有占到便宜。直到兩個月前,江東孫氏嫡派一脈的男丁幾近將近斷根了,無法之下江東少主遣使媾和,再次向劉表低頭,終究不再抵擋,至此兩邊達成和解。
李利為何如許做?答案就是四個字:名正言順。
就像方纔結束的益州之戰一樣,李利奧妙出兵益州還需打著攘助劉璋安定內鬨的燈號,藉此掩人話柄,安撫民氣。直到益州之戰灰塵落定,傳入中原各州的動靜是:劉璋自認德薄才疏,武不能安邦文不能治國,提領益州數年以來毫無建立,無恩德施予百姓,無事蹟了償皇恩,遂甘心退位讓賢,由李利提領益州,任益州牧。傳聞,李利率軍進城之時,劉璋親率益州文武出城相迎,而李利則以公侯之禮寵遇劉璋,過後仍舊敕封劉璋列侯,領諫議大夫,前去長安安度餘生。
這是困擾劉表好久的困難,也是他一向躊躇不決的首要啟事,更是讓他對帝位望而卻步的最深的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