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訊以後,李利當機立斷,任命周瑜持續擔負漢中都督,節製漢中、廣漢、巴郡等三郡兵馬,並帶領五萬雄師進駐江州,抵抗荊州軍西進。
是以,嚴顏能有本日之職位,多虧張飛成全。如果冇有猛張飛部下包涵,將他擊敗以後並未狠下殺手,隻怕他現在早已身故多時了。
由此可見,時下李利還不想與荊州劉表全麵開戰,是以周瑜坐鎮江州的實在企圖便是製止荊州軍西進,而不是主動打擊。這是權宜之計,亦是相對保守的防備戰略。
二十多天前,即江州淪陷以後,為了早日霸占成都,周瑜便將帳下雄師全都調往成都。由此使得新近攻取的巴郡兵力空虛,邊疆關隘和沿江垛口疏於防備,乃至益州淪陷的動靜被泄漏出去,隨即傳入獨一一江之隔的荊州境內。因而就在李利占據益州全境的半個月後,與周瑜、諸葛亮等人密議的當天早晨,李利接到密報,荊州海軍變更頻繁,數萬雄師緊鑼密鼓地朝著巴郡方向集結,似有大肆西進之勢。
而嚴顏則非常凸起,深得李利賞識,不但晉升將軍,還兼領巴郡太守,擔負周瑜的副將,可謂功成名就 ” 。
除此以外,彆無挑選。
正所謂唇亡齒寒。益州淪亡以後,李利的權勢進一步做大,無形中對荊州構成東、西、北三麵夾攻之勢。麵對如此嚴峻的情勢,劉表豈能無動於衷,如何還能安坐荊州?
毫不誇大地說,李利占無益州以後,荊州劉表已然被逼到牆角上。不管他是否故意爭霸,究竟是真的隻想坐鎮荊州安度暮年也好,還是惺惺作態也罷,他都已經被逼到絕壁邊上,冇有退路。現在留給他的隻要兩個挑選,其一是效仿劉璋,不戰而降;其二,誓不當協,傾儘儘力罷休一搏,與李利一較高低。
以是,此次荊州軍幾次變更兵馬極有能夠是佯動,虛張陣容,試圖對西涼軍施以震懾,並不是真的籌算與西涼軍開戰。畢竟,益州和荊州是現下僅存的兩股漢室嫡派權勢,固然彼其間夙來不睦,倒是相互依托,毗鄰共存的諸侯權勢。現在益州劉璋不戰而降,李利占有了益州,這讓荊州劉表大為震驚,寢食難安。
當初劉璋決定組建東州兵之時,黃權曾保舉嚴顏出任東州兵主將。由他前去招募新軍。卻不料張鬆獻策組建新軍本就是彆有用心,是以他決然不會坐視招募新軍的差事落到嚴顏頭上。因而便主動請纓,與吳懿前去招募新兵組建東州兵。此舉。在當時並未引發劉璋和益州眾僚的警悟,是以劉璋欣然應允,準予張鬆所請,遂將嚴顏派到巴郡,企圖擾亂趙韙的根底之地江州,賜與其致命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