驍騎_第147章 【投石問路】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與沉穩沉著的趙雲比擬,馬超雖是大將之才,倒是脾氣暴躁之人,英勇好戰,崇尚武力。在他眼裡,策畫當然首要,卻還是口舌之利,說是誇誇其談亦不為過;真正決定戰役勝負的,終究贏得勝利的還是真刀真槍的浴血廝殺,還得靠將士們英勇交戰。是以馬超夙來崇尚武力,固然他並不輕視謀士,卻對策畫不敷正視,不屑於利用詭計狡計贏得勝利。

對於劍門地形,趙雲、馬超等人早已有所體味,此番顛末黃忠一番論述,世人腦海裡閃現出一座精美絕倫的天賜雄關。

通過黃忠的一番報告,劍門關的險要地形和守軍環境,清楚地閃現在眾將的腦海裡。

但是,僅就麵前劍門關戰事而言,馬超剛纔那番話並不是冇有事理,雖是不得已而為之,倒是勢在必行,獨一的應對之法。

通過此關以後南下成都,便進入川中盆地,沿途之上再無近似於劍門之雄關,少險可據,故而劍門關乃曆代兵家必爭之地。

這便是疆場老將的短長之處。真恰是老而彌堅,經曆豐富;即便敗北,他也要弄清楚本身為何敗北,敗在誰手裡。

在這一點上,趙雲則與他截然相反。趙雲夙來謙遜謙遜、恭敬文士,特彆佩服那些善於運籌帷幄的文韜武略的謀士,比方:李利、李玄、賈詡、郭嘉、周瑜、諸葛亮、法正和許攸等當世大賢。是以他長於聽取謀士的建議,一旦承認了謀士所獻之策,便毫不躊躇地果斷履行。是以他領軍交戰以來,雖不敢說百戰百勝,卻也是勝多敗少,軍功赫赫。

恰是因為劍門關陣勢險要,易守難攻,從而限定了關隘的修建範圍。在這有限的空間以內,能夠包容的守軍數量一樣極其有限,冇法像函穀關那樣能夠包容上萬將士或數萬將士同時進駐關隘。

話音一頓,看到趙雲如有所思的神采,馬超彌補道:“守軍龜縮不出,我等便無計可施,除了強攻關隘以外彆無它途。與其如許坐等時候流逝,不如主動反擊,大肆攻城。若能一舉攻破關隘固然可喜,倘若攻關得勝,我等亦能在廝殺當中尋覓機遇,找出敵軍馬腳,進而攻陷此關!”

ps:【衷心感激:書友“簡樸”月票支撐,多謝!】

彆的,這個名喚彭羕的年青人竟然一語道破趙雲的職位(李利麾下五虎大將之一的揚武將軍),並冠以尊稱,這表白他早已曉得趙雲等人的身份,此番他名為獻策,實則是有求而來。

隨即,親兵一起小跑出去,躬身拜道:“稟將軍,營外有一文士要求麵見將軍,宣稱他有破敵良策,特來進獻於將軍!”親兵是趙雲帳下兵士,跟從他多年,是以辭吐凝練,簡練明快,一句話便將轅門外求見之人的來意,以及其高慢自大的操行表達了出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