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李利命令,之前參與冀州之戰的統統戰騎營,除金猊衛和武威營以外,一概前去幷州、雍州、涼州和雍州等邊郡休整,當場彌補兵員,練習新軍。並且,李利明白無誤地言明,答應統統戍邊兵馬乘機反擊,剿除邊疆四周的統統殘存之敵,如遇嚴峻戰事,須及時呈報長安大將軍府,予以聲援。
郭嘉升任司隸都督,領中軍將軍,總領司隸、幷州兩地兵馬,屯兵河內郡;任命陳宮為司隸刺史,領智囊將軍;任命鞠義為冀州都督,並組建五萬先登營,屯軍於常山和中山國;徐榮任幽州都督。餘下各營將領亦有調劑,暫不細表。
李利的這些顧慮絕非空穴來風。在隨後的商討中被賈詡、郭嘉和陳宮三人無一遺漏地全數提出來。如此一來,周瑜便被解除在外,不予考慮。除了周瑜以外。西涼軍中很多將領都有才氣坐鎮徐州,比如波才、趙雲、桓飛和許褚等軍中大將軍,都能獨當一麵,駐守徐州完整冇有題目。
不言而喻,賈詡和郭嘉在徐州刺史的人選一樣是煞操心力,慎重考慮之下共同推舉張既出任刺史。這倒是與李利的終究決定不謀而合。
但是李利對此另有一些疑慮。其一,周瑜夙來與江東孫策交好,讓他領兵駐守長江北岸各州郡,其最首要的敵手便是江東孫策和荊州劉表,萬一?。其二,從目前局勢上看,坐鎮徐州的將領首要敵手還是占有兗州、冀州和青州的曹操,而周瑜在之前鄴城之戰中曾敗在曹操手上。其三,也是最首要的一點,鄴城大敗並未遠去,周瑜乃是戴罪之身,不久之前剛被奪職安南將軍之職,此時若在無功升遷,未免過於兒戲,實難令民氣服。
李利號令:魯肅升任淮南都督,兼領豫州刺史,總領徐州、豫州和九江、廬江等沿江州郡的統統兵馬;命張遼為鎮南將軍,提領豫州和九江、廬江等地兵馬,駐守合肥;命波才鎮守南陽。
當年朔州初建之時。為了選好第一任太守,李利一樣是大費腦筋,前後將治下統統長於管理州郡的能臣乾吏全在腦海裡過了一遍,卻始終冇有找到最合適的太守人選。恰在他躊躇不定的時候,李玄保舉弘農郡內的縣令張既出任弘農太守,由此張既正式進入李利的視野。當他將張既召到身邊略加考校以後,當即點頭讓張既出任朔州第一任太守,管理包含塞上河套在內的博識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