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等逆賊,死不足辜!”
呂布一聲望嚇震懾疆場上的統統叛軍。促使他們驚詫回神,扭頭看向置身於疆場中心的呂布,目光堆積在呂布手中正在滴血的首級之上。
當日李利奧妙進入彭城外的西涼軍大營,到達大營的當天便接到韓暹、楊奉遣人傳來的密信,以及呂布答覆同意借道的竹簡。當時李利麾下各營兵馬還在趕往徐州的途中,手中隻要波才帳下的五萬武衛營步軍和一萬金猊衛鐵騎,如果僅憑這六萬步騎攻取徐州,未免過於妄自負大。且不說呂布麾下具有近十萬雄師,單是城高牆厚的下邳城便足以將西涼軍拒之門外,底子何如不得呂布。
最首要的是,攻城戰不比彆的,當戰役打響以後決定勝負的便不再是戰略,而是臨陣廝殺的戰役力。而這恰好是陳宮的不敷之處,因為他帳下冇有能夠力敵呂布的悍將,萬一碰到呂布率部強行突圍,隻怕陳宮等人難以抵擋。
是以李利號令波才和張遼率軍攻打彭城,管束一部分徐州軍,而他本身則帶領戰騎避開徐州軍的標兵,趕往下邳城。
“韓將軍死了?”很多間隔中軍較遠的韓暹部曲並未親眼看到呂布斬殺韓暹的一幕,是以他們對此將信將疑,直至見到間隔呂布頗近的同袍垂動手臂時,他們方知韓暹確切死了,死在呂布的戟下。但是他們一樣冇有放下兵器,卻在惶恐不安中吹動手臂,內心中狠惡掙紮,不知何去何從。
怒聲嗬叱當中但見呂布單手持戟一記橫掃,轟然震退韓暹、楊奉二人。旋即大戟順勢一蕩,仗著方天畫戟比陳蘭手中的戰刀長一尺的上風,後發先至,一戟刺死陳蘭,並挑起陳蘭的屍身砸向試圖逃脫的楊奉。
“本侯成心放爾等一條活路,何如爾等不知珍惜,既如此,便休怪本侯無情了!眾將士聽令?”
唏聿聿!
果不其然,當李利率軍趕到下邳城北門之際,途中碰到正欲北門求援的韓暹親兵,當即得知呂布率部從東門突圍,東門垂危。事不宜遲,李利率軍直接前來東門,卻畢竟還是來晚一步,韓暹、楊奉和陳蘭儘皆死在呂布戟下,而呂布則藉著斬將之威脅迫六千餘叛軍歸降於他。
正因如此,當韓暹、楊奉二人被呂布斬殺以後,他們固然對呂布和狼騎軍充滿害怕,卻還是不肯放下兵器,乃至於呂布對他們大動殺機。所幸,他們的對峙獲得了應有的回報。合法存亡懸於一線之際,李利帶領雄師及時趕到,從而將他們從呂布雄師的屠刀下生生拉了返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