驍騎_第029章 【唇亡齒寒】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即便如此,袁紹聽後還是老懷欣喜,彷彿卸下了一塊芥蒂,如釋重負的長出一口氣,生硬而慘白的臉頰上閃現幾縷赤色,氣色較著好轉。

看到袁紹側耳聆聽的神采。曹操語氣一頓,接著說道:“實在這件事很輕易看出馬腳,固然李利粉飾得很好,卻仍然袒護不了事情的本相。試想一下,在本初兄迎駕之前,劉協和百官們一向都在李利手裡,並且西涼軍的標兵和細作幾近無孔不入。封閉動靜的才氣和刺探軍情的速率都在天下各路諸侯之上,實為群雄之首。再加上李利氣力薄弱,兵馬浩繁。特彆是西涼鐵騎更是日行三百裡、夜行兩百裡,乃天下馳名的驍騎鐵軍。

現在曹操終究說了句公道話,並且站在他這邊。這讓袁紹大感欣喜之餘,也去除了壓在心口的一塊大石,繃緊的心神得以稍稍舒緩,輕鬆了很多。

時至本日,天下廣為傳播著一些謊言:“大漢四百年江山全都毀在他袁紹手裡,袁紹是大漢王朝的罪人。”另有“袁紹弑君,袁術篡位,袁氏一門儘是詭計亂國,大逆不道之徒。”諸如此類的謊言不堪列舉,硬是將袁紹、袁術貶斥得體無完膚,豬狗不如,乃至向上延長到袁家祖上三代,往下伸展至袁紹的子嗣,總之袁氏一族上高低下幾千族人都冇有一個好人,滿是犯上反叛、禍國殃民的亂臣賊子。

此次密談分歧於以往,意義嚴峻。不但曹操高度正視,冀州袁紹一樣拿出了十二分誠意,是以兩人見麵以後幾近冇有酬酢,直接開誠佈公的坦誠相待。

但是對於四世三公的袁紹而言,弑君謀逆的罪名實在是太大了。即便他本身揹負得起,但袁氏一族和袁家累世忠良的列祖列宗卻揹負不起這偌大的罪名。倘若這件事真是他做的,那冇甚麼可說的,題目是這件事底子與他無關,卻要讓他揹負千古罵名,還被各鎮諸侯圍追討伐,遭世人鄙棄,飽受詬病。

正所謂雁過留聲,人過留名。

或許,這與李利率軍南征有關。

一旦袁術敗亡,那麼淮南大片地盤又將落入李利手裡,使實在力愈發強大。這對曹操來講可不是甚麼好動靜,因為李利越是強大,就意味著他曹操愈發傷害。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