梟將_第十四章:文淵閣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皇上不是不明白。”呂宗成苦笑著搖了點頭,“皇上是給逼急了,皇上即位的這十三年來,我大趙哪一年承平過,皇上這是求治之心太切。”

幾個行人拱手同趙公公酬酢了一陣。抖掉毛皮暖耳和冬帽上的白雪,解開披風暴露緋紅色的朝服,這是朝廷一二品大員纔有資格穿的服色。這些人都是大趙的閣員,隻要他們纔有資格走過千步廊步入文淵閣。

文淵閣集會結束以後已是深夜,幾個閣臣謝過恩以後分開了文淵閣。

“聖明無過皇上。”閣臣們拍起宋宇仁的馬屁。宋宇仁很受用,持續說道,“邊鎮諸軍的欠餉和彭朝棟的軍費本年先從內庭撥三百萬兩白銀以解燃眉之急,頓時要過年了,也讓將士們過個好年。加派商稅的事情朕準了,至於如何做這個事情,詳細細就交給徐閣老和蘇愛卿去辦,明日做個票擬給朕批紅。”

兩個點燈的寺人驚出一身盜汗,站在椅子上的寺人冇有站穩,從椅子上跌下來,也顧不上疼,直爬到大寺人麵前不斷地叩首,“黃公公恕罪,黃公公恕罪。”

趙公公以一副謹肅地神情漸漸掃向閣員們,輕聲說道,“遼東戰事吃緊,朝廷本年又落下極大的虧空,皇上正心煩這事,眼下國事維艱,還需諸公同舟共濟。”

“東南的洪澇,陝西的大旱,閩廣倭寇反叛,再加上遼東的戰事的軍費,僅本年一年的虧空就達七百四十萬兩之巨,加上往年的虧空,我大趙虧空達兩千四萬兩白銀。”右案案首的次輔呂宗成接過徐鴻謙的話茬,“眼下說度過難關還為時髦早,陝西流寇又起,七座縣城失守,大有燎原之勢,而彭總督又調任遼東,陝西的局勢實在堪憂。”

徐鴻謙打著官腔,冇有一句話是緊急的。宋宇仁冇有說話,目光一向逗留在案前的帳冊上。

一聽到打,兩個小寺人的要求聲變得很慘痛,邊抽泣邊叩首告饒。黃公公黃崢是緝事廠的大寺人,平素以狠辣令人退避三舍。他要打兩個小寺人即使幸運不被打死也要褪三層皮。

蘇恪頓了頓,持續說道,“江浙地區的盛產絲綢,江浙的絲綢每匹本錢三兩在本地隻能賣四兩白銀,到了本地能夠賣到六到七兩白銀,而到了西洋諸國每日絲綢能夠賣到十兩乃至更高。閩浙淺顯的茶葉,五十斤可賣一兩白銀,到了它省,五十斤茶葉能夠賣到二兩乃至更多,而販至西洋諸國,五十斤茶葉賣到七八兩白銀仍舊是有價無市。神宗朝時,我大趙每年銷往西洋諸國的絲綢不下二十萬匹,絲綢一項便能夠給戶部增加一百四十多萬的支出。每年銷往外洋的各色茶葉不下千萬斤,茶葉一項,每年也能為戶部入一百萬兩擺佈白銀的賬。隻是到了神宗朝前期,東南海寇倭寇猖獗,斷了大趙到西洋的航路,每年出口的絲綢茶葉數量銳減,直至洪慶二十一年為防倭寇禁海閉司,戶部才少了這筆支出。”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