梟將_第十四章:文淵閣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正說間,二人不知不覺走到了午門門口,各自道彆上了自家的車架,消逝在茫茫夜幕當中。

“普天之下能有資格走這條路的人可冇幾個。”一個行人笑了一聲,加快前行的腳步。大趙帝國有八萬官員,此中京官四千,而能有資格走上千步廊進入文淵閣的官員獨一寥寥數人。能走上千步廊對於大趙的官員來講是莫大的殊榮。

趙公公以一副謹肅地神情漸漸掃向閣員們,輕聲說道,“遼東戰事吃緊,朝廷本年又落下極大的虧空,皇上正心煩這事,眼下國事維艱,還需諸公同舟共濟。”

“愛卿所言甚善。”宋宇仁讚成的點了點頭。對徐鴻謙的這一番話非常附和。

兩個點燈的寺人驚出一身盜汗,站在椅子上的寺人冇有站穩,從椅子上跌下來,也顧不上疼,直爬到大寺人麵前不斷地叩首,“黃公公恕罪,黃公公恕罪。”

千步廊深處此時隻要次輔呂宗成和左都禦史梁邦傑,梁邦傑見四下無人,亦然歎道,“收商稅,重開海路,紙麵上每年能夠增收八九百萬兩白銀,但最後能解入戶部的,花到蒼內行機的銀兩又有多少?莫非皇上就不明白這個事理?”梁邦傑是江南紹興府人,對江南的環境比較體味。

“好了。”宋宇仁不耐煩地打斷了呂宗成的話。可聽到祖製二字之時又躊躇不決。

趙公公長的精瘦,目光炯炯,掃了黃崢和跪在地上告饒的小寺人一眼,“這兩孩兒年紀尚小不懂事,嚴加怒斥幾句,讓他們曉得宮裡的規律便可。”說罷趙公公便朝文淵閣方向走去。兩個寺人忙不迭叩首謝恩。

“愛卿說說看。”宋宇仁將目光從徐鴻謙的身上轉向蘇恪。

“本年江南九府的賦稅是收不上來了,眼下邊軍欠響近十年,軍心渙散,偽遼虎視眈眈。依臣鄙意還是先補上些邊軍的欠餉以安寧軍心。”蘇恪嚴峻地用眼角地餘光看了看宋宇仁一眼,見宋宇仁點頭,又持續開口說了下去,“隻是眼下賦稅收不上來,虧空不能補上。皇上仁慈,念及民生艱钜,又不忍加派賦稅,要補虧空唯有加收商稅一途。”

“皇上。”見宋宇仁躊躇不決,徐鴻謙站了出來,“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太祖天子有不成與民爭利之祖訓不假,但皇上加派商稅也是為保我大趙之江山社稷,倘若二祖列宗泉下有知定能諒解皇上。皇上宵衣旰食還不是為了祖宗江山,天下萬民?暫累天下百姓一年,天下百姓也能諒解皇上的難處。臣覺得加派商稅一事可行,江南九府雖說鬨大澇,但販子還不至於到活不下去的境地,臣還曾聽聞江南一帶钜商大富,餬口奢糜,動輒一擲令媛,錦衣玉食,招搖過市,屢有僭越之舉,加派商稅一年有何不成?!”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