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條是唯三的原創微博,以後的滿是轉發的方嘉之的微博。週一點開“讚過的微博”,一溜也滿是方嘉之的……
周莉瞪了他一眼:“甚麼不急抱孫子,我看你倆是底子冇想抱孫子!連兒子都懶得養,我那裡敢希冀你們養孫子!再說這是抱不抱孫子的事嗎?我好歹是教員,思唯有那麼老古玩嗎?我是擔憂週一現在還不找女朋友,春秋大了就難找了。”
週一感覺本身冇長成缺愛題目少年真的是祖宗保佑!
週一瞪大眼看向方嘉之,方嘉之迷惑:“如何?”
連個標點標記都冇有,足以見方嘉之的彆扭。
吃火鍋當然是要熱烈的,就算人太少熱烈不起來也不該當寂靜,因而週一試著找點話題和方嘉之聊聊,出乎料想地,方嘉之卻在週一前開口了:“你爸媽此次又不返來過節?”
週一小時候冇甚麼機遇能和父母一起過節,因為當時他們常常在外,很少牢固待在一個處所,乃至是一個國度。直到週一外婆歸天,週一當時春秋還小,又冇人顧問,這兩人才終究安寧下來開了家拍照館,一邊照顧和他們陌生的親生兒子。待週一和這兩人消弭了隔閡,也到了上高中的年紀,這兩人感覺週一能夠照顧本身了,就請了人照看拍照館,他們又以各種名義出去觀光。
姑姑話冇說完,周弛打斷了她:“他還年青,急甚麼!我和他媽又不急抱孫子。”
“……”週一轉頭問周弛,“老爸,你曉得明天是甚麼節嗎?”
檢察了一下,週一不由苦笑,“週二之前”的賬號存眷了很多高中同窗,大師互粉,以是粉絲數量和存眷人數根基一樣,和“週末以後”構成光鮮對比。
曉得第二天是中秋節而不是本身覺得的端五節,周弛一點慚愧也冇有,吃過晚餐後,拿出車鑰匙,對週一母子一揮手:“走!咱買月餅去!”
週一取出紙巾抹了抹嘴,攢在手中,咬一口章魚燒就抹一下嘴,冇幾下,嘴唇就像是吃了辣椒一樣紅十足的。
週一抹了把汗:高三那年去了方嘉之家過中秋?當時冒牌“週一”還冇有跟方嘉之剖明,莫非是打著先哄好丈母孃(……)的主張上門的?先非論“週一”有冇有甚麼不良企圖,好歹當時兩人還隻是老友(?)乾係,現在兩人彷彿還不算正式分離,算是基友乾係,中秋夜去他家的話,內心感受很彆扭啊。
週一扶額,要結束兩人的戀人乾係,看來起首要做的應當是先換個微博號(┳_┳)……週一決定了,今後用回“週二之前”的賬號,再也不登岸“週末以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