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兄弟,你可傳聞過北辰真君?”瘦子又湊到吳科耳邊道。
常德縣也和承平縣一樣,乾旱了好些日子了。
“我就是從那邊來的!他們不但下了雨,連枯井都噴水啦!我們村莊都上趕著供奉北辰真君!”
“這麼多人都是來祈雨的呀!”這時,一個肥肥胖胖的身影擠到了兩人身邊,望著高台感慨道。
但百姓在絕對的皇權之下,卻也敢怒不敢言,隻要有一兩口飯吃,就心對勁足了。
三人成虎。
“你傳令下去,找出阿誰妖言惑眾的首惡,給本官緝捕起來!”
這是乾朝立國以來,最大的一次兵變,牽涉文武官員甚廣,更是轟動了三大教的高層。
一個鄉就出了五十兩銀子,那這裡會聚了好幾個縣幾十個鄉的人,豈不是一次祈雨就能籌到五百兩以上的銀子?
“畢竟是都城來的大官,應當有些體例吧!我們也是冇體例了,我們鄉已經整整十三天冇下雨了,如果再不下雨,那些水稻就全砸手裡啦!”在他身邊,一個老成的中年男人無法道。
一張長五丈,寬四丈,高三丈的方台下,人群湧動,這些都是前來旁觀祈雨的鄉民。
法壇之上的神壇、令牌、令旗、黃布、香爐看似斑紋繁複,但質地卻也平常之極。
鐺!——
“滿身產業!”瘦子眉頭一挑,悄聲問道,“你們出了多少錢呢?”
等全場溫馨後,宋川才從肩輿裡跨步而出,在法壇正麵的主位落座。
在高武天下,精英群聚的朝廷把握著絕對的力量,不是一兩股農夫叛逆就能顛覆的。
很多從承平縣城人都是受了劉家慶的鼓吹,前來謝家村尋求北辰真君的庇護。
乾國也曾產生過很多兵變,但最後都被等閒彈壓。
吳家叔侄本是不信,但挨不過對方人多,一個個都在鼓吹西城鄉降雨的古蹟,他們也變得半信半疑。
一時候,無數修者武師被捲入這場皇位之爭的旋渦當中,整片大地滿目瘡痍,烽火連天,家書飛雪,哀鴻滿城。
“北辰真君但是我們這一片的庇護神,他還給西城鄉降下過大雨!你們不如求求北辰真君,還不消交甚麼捐款!”
“吳叔,您說這雨官能為我們求來雨嗎?”一個年青小夥望著麵前的高台,喃喃道。
“北辰真君?”吳科搖了點頭,“那是誰?”
最為馳名的當屬現任的永神帝繼位時,赤王所策動的甲辰兵變。
此次的水災範圍極廣,又伴跟著蟲災殘虐,農夫提心吊膽,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