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笑得暢懷,方琳從懷裡摸出個布包翻開,內裡是之前在鎮上托人打好的銀飾,精雕細琢的長命鎖,鎖口一個小孔,搖一搖,搖出來一個長命百歲,再一搖,搖出來一個安然安康,裡頭滿是些祝賀話兒;銀項圈和那一對小銀鐲是配套的,鐲子上的扣設想成活的,孩子大了以後還能隨便調劑。
方家世人聞言大喜,王氏瞪了李氏一眼,抬腿便第一個進了院。
那位鄰家嫂子恰是上回在廚房裡幫手的那位,方琳見她說的磕磕絆絆,忙道,“嫂子,麗姐兒不便利出門,勞煩你領我去,麗姐兒,你找人去把南山叫過來。”
李氏想說甚麼,卻被方琳拽住,表示她稍安勿躁,不管如何,這裡是趙家,當家作主的人是趙大武。
胡氏被這話一噎,聲音立即小了幾分,摸索著道,“那……那你夫婿也來了吧?”她可真是怕了阿誰山民,眼睛瞪得跟銅鈴似的,彷彿隨時能要了性命。
方麗哭笑不得,拍了拍懷裡的孩子,“聽到冇,好人全叫你姨母做了,我啊,就是個好人。”
“你少拿當年的事在這兒胡說八道,要不是你們方家刻薄人,不肯給我那不幸的小姑子收屍,如何會叫她埋在荒漠當中,你們這些人殺千刀的,死了活就得下十八層天國,叫閻王爺炸油鍋!”李氏厲聲道,說罷還想撲上去抓扯。
王氏說得是沈氏當年身後,李氏為了不出那幾兩銀子的喪葬費,而稱疾不來之事。
“娘!我們從速出來坐坐吧,外頭快熱死了!”方嬌左手遮住額頭,恐怕狠惡的日光將她曬黑,另一隻手扯著胡氏的袖子催促。
方麗纔出了月子勞累不得,趙老太太眼睛又不好使,方琳早早趕來,也是為了幫著乾些廚房裡的活計。
“大哥說得對,大嫂,你就聽我一句勸,以和為貴,和為貴啊。”胡氏冷眼瞧了半晌,適時的打起了圓場。
“就是……就是站在門口對罵,村裡好些人都圍過來看熱烈呢,你……你快去瞧瞧吧”
結婚兩載不足,才得了這麼一個兒子,趙大武喜不自勝,說甚麼兒子的滿月酒也得大辦一回。雞鴨魚肉,生果副食,樣樣都少不了,方麗說了兩句華侈銀錢,何如老太太這回站在兒子那邊幫腔,也隻得由了他們去。
逗弄了一會兒孩子,俄然聽得外頭傳來了吵嚷聲,一名鄰家的嫂子從外頭出去吃緊忙忙對方麗道,“大武媳婦,不好了,你孃家來人了,和你孃舅家在外頭鬨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