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魚皇後(男穿女)_6二百轉千回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固然三名被更調了宮牌的宮人屍首是在賢妃宮中尋到,又有了人證的指證,看上去證據確實,但若說是有人暗害賢妃,將屍首棄在永春宮,又教唆管事寺人誣告賢妃,也並非是不成能的。而最具有讒諂賢妃前提的恰是本身。

皇子智被劫,賢妃出事,眼下非論是朝堂還是後宮定是民氣惶惑,情勢瞬息萬變,一觸即發。若這已經是一場無可製止的戰役,她理所該當的該站在拓跋鐸仁一方,哪怕是為皇上死了,也是儘忠報國,在所不吝。

馨竹茫然點頭,隻輕巧道:“這倒是冇有傳聞,隻是傳聞卓將軍本日一向要求見皇上,彷彿是因皇子智被劫一事非常焦心。”

拓跋鐸仁不但冇有窮究,反而敏捷定案,了了此事,如此說來,拓跋鐸仁在刺客一事上是挑選了站在她這一方了。

謝嫻妤心慌意亂了一陣,心境略微安靜後,等閒地便想到了拓跋鐸仁那端。拓跋鐸仁曾對她說過的話至今還光鮮的印在她的腦海,揮之不去。

拓跋鐸仁是冷酷的,為了穩固本身的皇位和職位,對待身邊的女人能夠無情的殺伐或操縱。拓跋鐸仁又是仁慈的,固然有了能夠將薑氏一族趕儘撲滅的機遇,卻還是從寬措置,隻將觸及短長乾係的世人貶到邊疆,卻未曾誅其九族。

就算是拓跋鐸仁操縱了她,她也斷不能痛恨他。拓跋鐸仁的痛苦她是明白的,冇有人能夠真正進入內心的那種孤寂驚駭她冇法替拓跋鐸仁化解,起碼讓她儘一次身為人臣的忠義之道。比及幫拓跋鐸仁避過了這場動亂大難,找回了皇子智,安穩結局勢,她就冷靜的退出這些爭鬥,再也不去碰那些令她悲傷欲絕的豪情了。

作者有話要說:我返來了……

謝嫻妤很想奉告本身,這隻是拓跋鐸仁信賴她的表示,是他對她的情義深重,不離不棄,但才這麼一想,謝嫻妤便不由得苦笑出來。

馨竹又帶來些新的動靜,都城裡幾個原出處薑氏一族掌控的要職已經換了新人,謝嫻妤一聽,大多數都是父親的弟子,便更加證明瞭方纔心中所想,拓跋鐸仁確切要仰仗謝家壓抑卓翼飛了。

她原覺得刺客之事不敷明朗,又牽涉甚廣,拓跋鐸仁理應幾次考慮再做決計。豈料卻倉促決定,賢妃乃至連分辯的機會都未曾尋到就被遞上了白綾,想必賢妃的父親也是連動靜還未得知就驀地收了凶信,來不及做甚麼便失了女兒,又免了官職。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