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個護羌校尉配烏孫公主,也算是門當戶對了。
漢朝武官的級彆分太尉、將軍、中郎將、校尉,但是因為太尉和將軍的職位並不常置,常常是有了戰事時才冠以統兵者將軍之稱,以是平時普通武官所能獲得的最高官職為中郎將,秩二千石。
劉詢嘴裡“咦”了一下,往大殿裡走了幾步。楊譚圓圓的腦袋就跟著劉詢的身子搖來搖去的。
現在,長安官宦後輩人家眼看著就要被烏孫公主給淘汰完了,如果有人能夠過關斬將的一起文武雙全走到最後,這一來是保全了大漢國的威儀,同時變相的也成了大漢國提拔人才的一個過程。
差遠了!
“再有,不管那烏孫公主有幾道試題,每個大漢兒郎通過一道測試,朕,都有相對應的犒賞,最後,能被烏孫公主選中者,朕冊封他為……大漢護羌校尉,對當初推舉的官宦人家,朕也將不吝犒賞。”
劉詢聽了閉了一下眼,真是感覺心力蕉萃,這個兒子如何教都教不會啊,莫非本身能事事都給他說應當如何去做嗎?
“法家和儒家本來各有所長,諸子百家的,哪個能被我們大漢所用,就成為我們大漢的軌製。”
楊譚看劉詢起火,乾脆的就放大了膽量:“陛下,臣固然是辦理外族事物的,但是臣也感覺這個公主出的題目確切古怪,臣倒是想,這個烏孫公主是不是用心來大漢拆台,給我們大漢國添堵的。”
“他如何就長不大呢?”
中郎將最為光榮者,掌管皇家羽林衛衛隊,屬於九卿之一的光祿勳統領,而光祿勳是賣力保衛宮殿流派的宿衛之臣,那麼這其中郎將實在就是副職的光祿勳了。
劉詢眉頭一皺,踱著步子說:“甚麼題目?如何這些兒郎都是酒囊飯袋?”
楊譚神采尷尬說:“但是那公主出的題目全都莫名其妙啊,跟詩、書、宗義這些全都不搭邊,成果,成果一百一十二名後輩,竟然隻要四個當選的……”
楊譚答覆說:“陛下,能拉開五六石弓的兒郎,都在羽林衛或者軍隊去了,不過如果隻要求射箭拉弓的,那人倒是有幾個,但是接下來,這公主出了一道和射箭的技藝題相對應的文題,這些文題問的相稱古怪,既不是詩書,也不是典範。比如說,有白絹、黑絹各一,將測試者的眼睛蒙上,不準彆人提示,問參賽者能辯白出哪個是黑絹,哪個是白絹嗎?”
“嗯?”
“難甚麼?”
劉詢一聽就站了起來:“雖說現在大漢不比武帝時候,邊疆相對平和,冇有甚麼戰事,但是莫非這些後輩都是五穀不分四肢不勤的笨貨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