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見老鄭向人群中衝去,左手槍管連刺帶揮,攻向四周八方,如織魚網,儘攻周身,敵軍應招倒地,恰是殺惡棒一式「嘯虎炤日月」。槍管連刺,搗得世人半身麻痹,東倒西歪。
眾東和兵見來者一身東和禮服,卻殺氣騰騰,先是一愣,隨後便瞥見本身的鮮血飛濺當空。整艘船呼喝聲此起彼落,東和兵從速紛繁就戰役位置,另兩船見友軍船艦上有異狀,也不敢隨便開炮回擊,三艘護援艦行進因此停滯。
四名流兵一聽,眼露訝異,這仇敵應是凡爾莎的兵士,怎單靠一招便認出東和本國的門派?
硝煙四散,黑煙密佈,東和本國調派來的三艘護援艦,此中一艘冒起熊熊烈火,幾近沈船。因為癡人都曉得,再怎麽堅毅的船艦,隻要被近距分開一炮,想不沈船都難。
老鄭部下無所儲存,右手刀招如洪,刀柄刀護,刀背刀刃,皆成傷人利器;左手槍彈連環,槍彈遠攻,槍把擂打,槍管刺搗,招式多端,竄改莫測。
四名流兵見他收刀,還覺得他想以當代槍炮取勝,當下不敢粗心,舞刀護體,擺佈閃身,交相錯位,以便躲閃。
本來老鄭趁著程正侖乾話無止時,潛身來到炮台節製室,撂倒世人,直接對左方的船艦開炮。敵軍乍然逢危,還反應不過來,就聽船樓上玻璃碎處,一人左槍右刀,從上躍下。
驀地裡砰的一聲槍響,一蓬鮮血由老鄭左肩散出……
但兩名流兵的身材還未落地,老鄭才鼓起一絲輕視,便覺不大對勁。此念方過,便覺腦後上方升起刀勁,本來這四人隻是個局。
那人失勢不讓,一招到手,又是一刀攻出,削向他持槍左臂,老鄭先是失策,後又負傷,現在倉促應敵,雖及時以刀格擋,卻那裡架得住。
這著比之地上四人來得更純熟狠辣,且迅捷無聲,讓人冇法體察,老鄭不敢怠慢,從速抽出海盜刀,回身力劈,卻劈了個空。隻覺刀上一沉,一人翻身落地,手中長刀向他腹部橫斬,饒是老鄭反應極快,縮腹而避,還是難脫偷襲刀厄,一聲悶哼,腳下退了數步。
喜好當代武俠任俠記請大師保藏:當代武俠任俠記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四週一地東和兵屍體,屍身上刀鑿槍孔,皆是一招斃命,乾淨俐落。老鄭刀槍在手,左衝右突,雖陷重圍,卻涓滴不見頹勢,彷彿狂龍騰海,每招倏出,必有人重傷身亡。
趁著招式未老,老鄭略一矮身,從斬來的兩刀中間空地閃過,來到發招的兩人身後,左打右敲,兩名流兵應槍而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