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臣風流_第二十八章 外察考成(求推薦票)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你這廝又曉得甚麼?”史知縣正要持續嗬叱,心中俄然一動,這周楠之前也是個讀書人,還入了縣學,也是個聰明之人。他做了十年囚徒,在底層廝混,冇準另有甚麼鬼花樣,他夥同嶽丈搞掉展中成那手就玩得很標緻:“有話快說,本官本日且聽聽你胡言亂語。”

聽到他這番話,周楠心中嗤笑,還櫛風沐雨,純粹就是有為而治嘛!這個史知縣就是個混吃等死的庸官,整天就曉得在衙門裡高臥熟睡。現在好了,火燒到眉毛,隻怕這官兒也乾不成了。說安東地處偏僻物產不豐,這不是睜著眼睛說瞎話?這處所如果窮,全大明朝隻怕除了蘇杭就冇敷裕處所了。

本來,明朝的官員任免有嚴格的軌製。不管你是靠中進士在六部觀政三年下派到處所做七品知縣,還是由舉人選官,任期都隻要三年。三年期滿,朝廷會讓下屬對你停止考評,並送六部和內閣考覈,考覈合格,你還能夠持續乾上三年。三年後,再次考覈。

正要發作時,門口就傳來周楠的聲音:“大老爺,固然我們不能盼望縣裡罹難,但還是能夠搞點事情的。天災大老爺等不到,無妨儘儘人事。”

正愁悶著,內裡的史知縣又對幾個師爺提及話來:“本官自三年前來安東出任親民官,在任上櫛風沐雨,想民之所想,憂民之所憂。所思所想,不過是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報效君父和朝廷。無法安東地處偏僻,物產不豐,百姓困苦,每年朝廷賦稅都不能儘數交納。本官為政刻薄,不肯催逼。無法朝廷三年外察之期已至,各位本日得為本官拿個章程出來,又好對下屬有個交代。”

史知縣卻惱了,喝道:“客歲我們應交納的稅糧應當是六萬石,隻收了四萬一千三百石,尚餘一萬多石。挪了未征的夏糧彌補虧空,夏秋的缺口又從那裡去想體例。如此子吃卯糧,積欠越來越多,如何彌補得了,你們欲害本官邪?”

這……

周楠:“小的固然讀過幾年書,也行過萬裡路,不敢說有甚麼高論,可有的事情還是明白些。是的,就現在看來,縣裡的虧空一時也填不了。再說,大老爺為官廉潔天然不肯橫征暴斂加政。依小的看來,現在我們不管如何做都毫無用處,乾脆彆管。乾脆想一想,如何一勞永逸地將往年的積欠一筆給扼殺了永除後患。”

他這麼一說,史知縣恍然大悟。開海禁也就罷了,歸正這海開不開和大師乾係不大。至於減少國度財務預算和鼓勵江浙兩省農桑,他當初也就看看作罷,冇讓在內心去。現在聽周楠這一闡發,這三道看似不相乾的政令竟然互有聯絡護為因果。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