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笑道:“陛下認得,公然不是,這是一個報事的小妖撞見老孫,卻先打死,挑返來報功。”國王大喜道:“好!好!好!該算頭功!寡人這裡常差人去刺探,更未曾得個的實。似神僧一出,就捉了一個返來,真神通也!”叫:“看暖酒來!與長老賀功。”行者道:“吃酒還是小事,我問陛下,金聖宮彆時,可曾留下個甚麼表記?你與我些兒。”那國王傳聞表記二字,卻似刀劍剜心,忍不住失聲淚下,說道:“當年佳節慶朱明,太歲凶妖發喊聲。強奪禦妻為壓寨,寡人獻出為百姓。更無會話並離話,那有長亭共短亭!表記香囊全冇影,至今撇我苦伶仃!”行者道:“陛下在邇,何故為惱?那娘娘既無表記,他在宮內,可有甚麼敬愛之物,與我一件也罷。”國霸道:“你要怎的?”
娘娘一見垂淚,下座拜謝道:“長老,你果是救得我回朝,冇齒不忘大恩!”行者道:“我且問你,他那放火、放煙、放沙的,是件甚麼寶貝?”娘娘道:“那邊是甚寶貝!乃是三個金鈴。他將頭一個幌一幌,有三百丈火光燒人;第二個幌一幌,有三百丈煙光燻人;第三個幌一幌,有三百丈黃沙誘人。炊火還不打緊,隻是黃沙最毒,若鑽入人鼻孔,就傷了性命。”行者道:“短長!短長!我曾經著,打了兩個嚏噴,卻不知他的鈴兒放在那邊?”娘娘道:“他那肯放下,隻是帶在腰間,行住坐臥,再不離身。”行者道:“你如成心於朱紫國,還要相會國王,把那煩惱憂愁,都且權解,使出個風騷高興之容,與他敘個伉儷之情,教他把鈴兒與你收貯。待我取便偷了,降了這妖怪,當時節,好帶你歸去,重諧鸞鳳,共享安寧也。”那娘娘依言。
這行者隻顧看玩,不覺沙灰飛入鼻內,癢斯斯的,打了兩個噴嚏,即轉頭伸手,在岩下摸了兩個鵝卵石,塞住鼻子,搖身一變,變做一個攢火的鷂子,飛入炊火中間,驀了幾驀,卻就冇了沙灰,炊火也息了。急現本象下來。又看時,隻聽得丁丁東東的一個銅鑼聲響,卻道:“我走錯了路也!這裡不是妖精住處。鑼聲似鋪兵之鑼,想是通國的通衢,有鋪兵去下文書。且等老孫去問他一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