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戒、沙僧聽得喝道,隻說是國王差官,急出驅逐,本來是行者坐在轎上。白癡劈麵笑道:“哥哥,你得了本身也!”行者下了轎,攙著八戒道:“我如何得了本身?”八戒道:“你打著黃傘,抬著八人轎,卻不是猴王之職分?故說你得了本身。”行者道:“且莫諷刺。”遂解下兩個妖物,押見國王。沙僧道:“哥哥,也帶挈小弟帶挈。”行者道:“你隻在此看管行李馬匹。”那桎梏之僧道:“爺爺們都去接受皇恩,等我們在此看管。”行者道:“既如此,等我去奏過國王,卻來放你。”八戒揪著一個妖賊,沙僧揪著一個妖賊,孫大聖還是坐了轎,擺開首搭,將兩個妖怪押赴當朝。斯須至白玉階,對國霸道:“那妖賊已取來了。”國王遂降龍床,與唐僧及文武多官同目視之,那怪一個是暴腮烏甲,尖嘴利牙;一個是滑皮大肚,巨口長鬚,固然是有足能行,大略是變成的人象。
孫大聖聞聲了,厲聲高叫道:“陛下,人不成貌相,海水不成鬥量。若愛風韻者,如何捉得妖賊也?”國王聞言,回驚作喜道:“聖僧說的是,朕這裡不選人才,隻要獲賊得寶歸塔為上。”再著當駕官看車蓋,教錦衣衛好生伏侍聖僧去取妖賊來。那當駕官即備大轎一乘,黃傘一柄,錦衣衛點起校尉,將行者八抬八綽,大四聲喝路,徑至金光寺。
行者昂首旁觀,乃是一座城池。端的是:龍蟠情勢,虎踞金城。
唐僧勒住馬叫門徒:“悟空,你看那廂樓閣崢嶸,是個甚麼去處?”
畢竟不知此去如何擒獲,且聽下回分化。
長老在階前跳舞山呼的行拜,大聖叉動手,斜立在旁,公開不動。長老啟奏道:“臣僧乃南贍部洲東土大唐國差來拜西方天竺國大雷音寺佛求取真經者,路經寶方,不敢擅過,有隨身關文,乞倒驗方行。”那國王聞言大喜。傳旨教宣唐朝聖僧上金鑾殿,安繡墩賜坐。長老單獨上殿,先將關文捧上,然後謝恩敢坐。那國王將關文看了一遍,心中高興道:“似你大唐王有疾,能選高僧,不避路途悠遠,拜我佛取經;寡人這裡和尚,用心隻是做賊,敗國傾君!”三藏聞言合掌道:“怎見得敗國傾君?”國霸道:“寡人這國,乃是西域上邦,常有四夷朝貢,皆因海內有個金光寺,寺內有座黃金寶塔,塔上有光彩沖天,近被本寺賊僧,暗竊了此中之寶,三年無有光彩,本國這二年也不來朝,寡民氣悔恨之。”三藏合掌笑道:“萬歲,差之毫厘,失之千裡矣。貧僧昨晚到於天府,一進城門,就見十數個枷紐之僧。問及何罪,他道是金光寺負委曲者。因到寺細審,更不乾本寺和尚之事。貧僧入夜掃塔,已獲那偷寶之妖賊矣。”國王大喜道:“妖賊安在?”三藏道:“現被小徒鎖在金光寺裡。”那國王急降金牌:“著錦衣衛快到金光寺取妖賊來,寡人親審。”三藏又奏道:“萬歲,雖有錦衣衛,還得小徒去方可。”國霸道:“高徒在那邊?”三藏用手指道:“那玉階旁立者便是。”國王見了,大驚道:“聖僧如此風韻,高徒如何這等象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