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猴子本來第一會爬樹偷果子。他把金擊子敲了一下,那果子撲的落將下來。他也隨跳下來跟尋,寂然不見,四下裡草中找尋,更無蹤跡。行者道:“蹺蹊!蹺蹊!想是有腳的會走,就走也跳不出牆去。我曉得了,想是花圃中地盤不準老孫偷他果子,他收了去也。”他就撚著訣,念一口“唵”字咒,拘得那花圃地盤前來,對行者見禮道:“大聖,呼喊小神,有何叮嚀?”行者道:“你不知老孫是蓋天下馳名的賊頭。我當年偷蟠桃、盜禦酒、竊靈丹,也未曾有人敢與我分用,如何本日偷他一個果子,你就抽了我的頭分去了!這果子是樹上結的,空中過鳥也該有分,老孫就吃他一個,有何大害?如何剛打下來,你就撈了去?”
二童彆了三藏,同到房中,一個拿了金擊子,一個拿了丹盤,又多將絲帕墊著盤底,徑到人蔘園內。那清風爬上樹去,使金擊子敲果;明月在樹下,以丹盤等接。斯須敲下兩個果來,接在盤中,徑至前殿奉獻道:“唐師父,我五莊觀土僻山荒,無物可奉,土儀素果二枚,權為解渴。”那長老見了,戰戰兢兢,闊彆三尺道:“善哉!善哉!今歲倒也年豐時稔,如何這觀裡作荒吃人?這個是三朝未滿的孩童,如何與我解渴?”清風暗道:“這和尚在那口舌場中,是非海裡,弄得眼肉胎凡,不識我仙家異寶。”明月上前道:“教員,此物叫做人蔘果,吃一個兒無妨。”三藏道:“胡說!胡說!他那父母懷胎,不知受了多少痛苦,方生下未及三日,如何就把他拿來當果子?”清風道:“實是樹上結的。”長老道:“亂談!亂談!樹上又會結出人來?拿疇昔,不當人子!”那兩個童兒,見千推萬阻不吃,隻得拿著盤子,轉回本房。那果子卻也蹺蹊,久放不得,若放多時即僵了,不中吃。二人到於房中,一家一個,坐在床邊上,隻情吃起。
金擊子如何落在地下?我們去園裡看看來!”他兩個吃緊忙忙的走去,隻見花圃開了,清風道:“這門是我關的,如何開了?”
卻說唐僧四眾在山玩耍,忽昂首見那鬆篁一簇,樓閣數層。唐僧道:“悟空,你看那邊是甚麼去處?”行者看了道:“那地點,不是觀宇,定是寺院。我們走動些,到那廂方知端的。”不一時,來於門首旁觀,見那鬆坡冷酷,竹徑清幽。來往白鶴送浮雲,高低猿猴時獻果。那門前池寬樹影長,石裂苔花破。宮殿森羅紫極高,樓台縹緲丹霞墮。端的是福地靈區,蓬萊雲洞。清虛人事少,沉寂道心生。青鳥每傳王母信,紫鸞常寄老君經。看不儘那巍巍品德之風,公然漠漠神仙之宅。三藏離鞍上馬,又見那廟門左邊有一通碑,碑上有十個大字,乃是“萬壽山福地,五莊觀洞天”。長老道:“門徒,端的是一座觀宇。”沙僧道:“師父,觀此景光鮮,觀裡必有好人居住。我們出來看看,若行滿東回,其間也是一景。”行者道:“說得好。”遂都一齊出來,又見那二門上有一對春聯:長生不老神仙府,與天同壽道人家。行者笑道:“這羽士說大話唬人。我老孫五百年前大鬨天宮時,在那太上老君門首,也未曾見有此話說。”八戒道:“且莫管他,出來出來,或者這羽士有些德行,未可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