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大聖護了唐僧,牽著馬,守定行李,見八戒與那怪交兵,就恨得咬牙切齒,擦掌磨拳,忍不住要去打他,掣出棒來道:
這個是總督大天蓬,阿誰是謫下捲簾將。昔年曾會在靈霄,本日辯論賭猛壯。這一個鈀去探爪龍,那一個杖架磨牙象。伸開大四平,鑽入頂風戧。這個冇頭冇臉抓,阿誰無亂無空放。一個是久占流沙界吃人精,一個是秉教迦持修即將。他兩個來交常常,戰經二十回合,不分勝負。
但隻是師父要窮曆番邦,不能彀超脫苦海,以是寸步難行也。
卻說行者見他不肯登陸,急得貳心焦性爆,恨不得一把捉來。行者道:“師父!你自坐下,等我與他個餓鷹鵰食。”就縱筋鬥,跳在半空,刷的落下來,要抓那妖。那妖正與八戒嚷鬨,忽聽得風響,急轉頭,見是行者落下雲來,卻又收了那杖,一頭淬下水,隱跡潛蹤,渺然不見。行者鵠立岸上,對八戒說:“兄弟呀,這妖也弄得滑了。他再不肯登陸,如之何如?”八戒道:“難!
“你如何不保唐僧?為甚事又來見我?”行者啟上道:“菩薩,我師父前在高老莊,又收了一個門徒,喚名豬八戒,多蒙菩薩又賜法諱悟能。才行過黃風嶺,今至八百裡流沙河,乃是弱水三千,師父已是難渡。河中又有個妖怪,技藝高強,甚虧了悟能與他水麵上大戰三次,隻是不能取勝,被他勸止,不能渡河。是以特告菩薩,望垂憐憫。濟渡他一濟渡。”菩薩道:“你這猴子,又逞驕傲,不肯說出保唐僧的話來麼?”行者道:“我們隻是要拿住他,教他送我師父渡河。水裡事,我又弄不得邃密,隻是悟能尋著他窩巢,與他打話,想是未曾說出取經的活動。”菩薩道:
“這取經的活動,原是觀音菩薩;及脫解我等,也是觀音菩薩。
我和你隻做得個擁戴,保得他身在命在,替不得這些憂?,也取不得經來,就是有能先去見了佛,那佛也不肯把經善與你我。正叫做若將輕易得,便作等閒看。”那白癡聞言,喏喏聽受。
三藏在頓時忙呼道:“門徒,你看那前邊水勢寬廣,怎不見船隻行走,我們從那邊疇昔?”八戒見了道:“果是狂瀾,無舟可渡。”
“那流沙河的妖怪,乃是捲簾大將臨凡,也是我感導的善信,教他庇護取經之輩。你若肯說出是東土取經人嗬,他決不與你辯論,決然歸順矣。”行者道:“那怪現在怯戰,不肯上崖,隻在水裡潛蹤,如何得他歸順?我師如何得渡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