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算榮幸,平常妖、神若犯下如此滔天大罪,必將落得個魂飛魄散,身故道消的運氣。
劉方先尋了些枯藤爛葉來,生起了火。再將洞窟裡側清理平整,鋪墊些枯草棉被,當作一床供唐僧安睡。
未幾時,一行人遠遠瞥見山凹裡樓宇重重,殿閣疊疊。
這黑熊精很有本事道行,持著一杆黑纓槍與孫悟空鬥戰數十回合不見高低,戰個平局。孫悟空無策,暗道此地是觀音院,隻得去求觀音幫手。
如果硬是要分個層級的話,共分九層,劉方已至煉精化氣六層。
劉方已有修煉法訣,更還要涵養心性。彆看這添柴加火,鋪床牽馬的小事,俗話說:“小事做不好,如何做得成大事?”做事亦是修行,不管大小,都應經心極力做好,方得美滿。大道有法,殊途同歸。
拜入三清之下,修習正統道法,成為天仙,是為大羅。其傍門皆稱太乙,是故有太乙天仙,大羅天仙之辨彆。
這計算,被神通泛博的孫悟空發覺,因而來了個將計就計。
簡樸吃了點糠麩麪餅,飲了點水,唐僧睡下,孫悟空閉目盤膝打坐。
正如孫悟空道心初生,卻無性,一心隻想成仙得道,長生不老,在學藝有成以後回花果山稱大聖,鬨天宮,卻落得個五行山下壓禁五百年的了局。
孫悟空,在一旁見到觀音這非常的手腕,甚是詫異,問道:“菩薩,你這是個甚麼寶貝,怎這麼了得?”
大道之行,殊途同歸。順為凡,逆為仙。
修心性不修身命,也如浮水之萍,冇有根底下落,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俗話說得好:“身材是生命的根本,奇蹟的本錢”,冇有身材作為依托,統統如夢幻泡影。
修行,乃是性命雙修。性,便是心性;命,乃是身命。
那老衲在見到唐僧的寶貝法衣時,愛好的不可,動了奸心,妄圖據為己有,世代傳播。
就這般,既修煉又趕路,行經月餘,三人一馬已走出戈壁荒涼,來到山野火食之地。
修身命不修心性,就輕易走火入魔。
劉方心靜如塵,進入修煉入定狀況。
劉方自幼元陽不泄,食山間珍禽野獸,習山野工夫,體健如牛,精氣神飽滿充沛,身基安穩,故遇得孫悟空修習法訣,直接進入煉精化氣階段。
添好柴,加好火後,劉方持續入定。他埋冇六識,進入觀想狀況。對,他此時修煉的恰是那“法華金剛經”。
劉方金丹未結,隻算一個修道者,要成為混元金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