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婦兒,我們一起種田吧_第39章 遠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杜氏問:“是甚麼,老爺說來聽一聽。”

秦達祖眼眸微閃道:“我想做一個局,然後讓惠平去姑蘇做買賣,再在四周和她打交道的人裡頭選一個不看財帛而至心對她好的人做半子。”

焦氏說完了她孃家侄女兒的學業,天然就說到了他還未曾訂婚上頭。說到這裡也就住了嘴,未曾往下說。而是假作端起茶碗喝茶,拿眼角餘光掃了眼秦達祖和杜氏,看兩人臉上可成心動的神采。不過,令她有點兒絕望的是,秦達祖和杜氏兩人臉上都冇有透暴露甚麼來,她瞧不出他們的心機。

作者有話要說:多謝:

“甚麼?惠平還不到十六歲,又是個女孩兒家又怎能去和那些外頭的男人打交道?另有,老爺到底想做甚麼局?”杜氏蹙起眉頭問,她對這個主張實在是有些不放心。

杜氏聽了也撫掌附和,“老爺真是有遠見,這就是未雨綢繆之舉,如此恰好一舉兩得。”

這得了五兩銀子的橘子是秦府的一個二等丫環,一慣有眼色,會來事兒。便把這府裡頭大小主子的事,以及相互之間的乾係都對焦氏說了。焦氏本來也曉得大蜜斯秦惠平還未曾訂婚的,但是她想曉得秦老爺和杜氏兩小我內心頭可有備選的人冇有,因為她感覺方纔本身提了提本身那超卓的侄兒焦文星,可他們竟然冇有暴露意動的神采來,這讓她有些擔憂。提及來,這一回自家老爺調任崑山縣令,但是辦理了很多銀子,特彆是孃家大哥更是幫了很多忙。以是,她盤算主張想要幫著拚集秦家和焦家的聯婚。隻要本身侄兒娶了秦家大蜜斯,今後這萬貫傢俬不就是成了焦家的麼?

杜氏就在內心頭合計一番,最後說:“這年青男人多的處所不過乎是書院另有武館,書院裡的那些男人們是不成的,他們將來要去考科舉仕進的。隻要武館合適,不過我總感覺那些練武之人和我們惠平不配。還是商家後輩好些,將來能幫著孩子做買賣。”

秦達祖板起麵孔悠悠道:“能像我如許把買賣做得如許大的販子,奪目有,但奸商倒是冇有了。說實話,我不想我們秦家的買賣能在惠平局上發揚光大,畢竟她是女兒家,而是隻但願她能有個好歸宿,有至心對她好的人。我們家的這些傢俬,就算甚麼也不做,吃喝三代也是夠的,又何必想好還要好。須知,這世上的事情最多的是月滿則虧,水滿則溢。秦家的買賣傳到我這裡已經三代了,我爹那一代開端發財起來,到了我手裡,這十來年已然是姑蘇馳名的富戶了。你也曉得,我為了保住我們的買賣彆扭,高低辦理了多少銀子,才保持住瞭如許的局麵。但是,名聲在外,有好處也就有壞處啊。樹大招風,樹欲靜而風不止。我深思著,趁著辦孩兒的事,是該激流勇退了,不然就是不知機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