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門殺手_靈樓樓主(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這時,他想起了父皇關於“要有本身的親信”的說法,將官員名單取來,一一檢察,終究目光在一小我的名字上停下了——杜賢彣,字書彥。前戶部尚書之子,客歲秋闈被點為狀元,現任翰林院修撰。“杜書彥……”對這名字,天子並不陌生,很多年前在南院書房讀書的時候,他做為太子陪讀,曾經同窗數載。記得他像個木頭一樣,老誠懇實讀謄寫字,從不參與各種拆台打鬨活動。由此統統對頑童的獎懲都冇有落在他頭上,記得一回實在是鬨得不堪,太傅大怒,要辭去帝師一職。結果是嚴峻的,除了杜書彥,其他人等包含太子在內,聖裁每人領五十戒尺。

光可鑒人的銅戒尺能力驚人,前麵捱過的驃騎將軍之子、經略使之侄這些個武將家的孩子都被打的鬼哭狼嚎,太子看著悄悄心驚,禁不住身子微微顫抖。

雖高踞九五,天子也並非如村頭農夫所想那般隨心所欲,到處謹慎,不時在乎,恐怕一個不謹慎,撂挑子說告病的文臣倒也罷了,那些手裡有兵權的武將們總歸是個費事。不是冇想過要文臣監軍,但當年文臣監軍,因為過於謹慎謹慎而貽誤軍機,形成葫蘆穀大敗這件事,實在是給時任太子的貳心中留下了深深的暗影。

這話說的短長,杜書彥撩袍跪下:“陛下如有失,為臣子者應忠告切諫,如果為慮已身而不敢觸陛下之逆鱗,是為不忠。若陛下不肯聽,到時還請陛下賜臣一死,以全臣的忠君報國之名。”

杜書彥當下俯身叩首,直磕得血流滿麵:“臣聞之,為人臣者,君憂臣勞,君辱臣死。太子受罰,臣獨一死耳。”

要說天下最險惡的處所,說是苗疆池沼西域雪山的,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天下至險惡者莫非民氣,而民氣策畫最多的莫過於權勢,而這權勢最集合的處所,莫過於朝堂之上了。**妃嬪爭寵花腔百出,前頭大臣互彆苗頭結黨營私也不是冇有。

再厥後,傳聞是老尚書一通家法,逼他去考功名,不然將他逐出門牆。他倒也真有本領,廝混了這麼久,收心讀了一年書,竟讓他得了個狀元歸去。原覺得是有人私心作弊,賣好過老尚書,誰知金殿對奏,他也是答的滴水不漏。從他麵上看,也並無酒色之徒那般頹廢之色。也許販子傳言有誤,不過是少年心性給傳得如此不堪。

第一次感覺忍無可忍,是邊關戰事吃緊,令各地藩王捐糧,呼應者寥寥,唯端王一人出了兩千兩,其他藩王均稱天災連連,實在無錢也無糧。以是,他隻獲得了兩千兩,於龐大軍費而言,真恰是杯水車薪,卻不得不讚端王忠君體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