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之浴血殺戮_第二十五章 馬桶坦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有道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個連長冇有難堪我們,還很友愛的給了我們單獨行動的自在,當然也給我們分了兩輛坦克。在領受坦克的路上,我們表情都很衝動,紛繁鬨著要開坦克,冇有誰重視到帶路的阿誰連長意味深長的笑容。

最高時速26km/h,比自行車快點,完完整全就是個活靶子。最蛋疼的就是它的炮塔,活生生就是個馬桶。

“第一坦克個人軍?你們如何跑到這裡來了,他們在南麵防地”政委的手悄悄摸向腰間。

因為車體分歧,KV-2坦克擔當了KV-1坦克在齒輪,傳動體係及乘員艙等方麵存在的很多題目,在加上其重量的劇增(從53-58噸不等),而傳動裝配則仍然采取未經改進的373千瓦V-12柴油機,統統這些身分都形成了KV-2坦克在作戰時矯捷性的嚴峻缺點。

“政委同道,我們是第一坦克個人軍的新兵,我們找不到我們的軍隊”我走出去敬了一個標準的蘇軍軍禮。

就這麼待在步兵防地上太刺眼,我決定給坦克挖“散兵坑”,這個決定遭到了大師的支撐,就當練習挖工事了。因而在步兵們非常的眼神中,我們埋頭苦乾了起來。

我也趕緊抱住他,裝出一副終究找到構造的打動模樣,內心想著如何混進坦克軍隊,在此次戰役中,步兵隻是炮灰。

在百萬蘇軍的陸地中我們11小我連個泡都冒不出來,我們樂得冇人管,每天高興的開著坦克爬坡下坎,可惜的是老毛子不重視坦克的溫馨性,每次歇息時我滿身骨頭都快散架了。

蘇軍當時在裝甲質料和穿甲炮彈方麵遠遠掉隊德軍,他們冇體例短期內製造出像虎式車身那麼優良的鋼材,如何辦呢?設想師也是冇有體例,隻好把鋼材加厚,至於發動機動力不敷,他們表示能跑起來就行了。

在商討過後,KV-2車長為蔣義濤,察看手鄧陶,駕駛員李銘羅塵,對準手鄧陶,彈藥手林峰,通訊員張麗。實在這兩車底子就冇安電台,通訊員隻是個安排。

“冇甚麼,另有點不適應”我不肯多說,免得影響士氣。

我曉得如果答覆不對就全完了,假裝冇有看到他的小行動故作淡定的說道:“哎呀,我們之前冇來過這裡,輿圖也看不懂,冇想到跑錯了”。

不管坦克本身的題目,我們麵對的最大題目是如何開動這兩個傢夥。最掉隊過籌議,羅塵駕駛KV-2,趙雪因為有多年駕駛汽車的經曆駕駛SU-122。在阿誰小兵的教誨下,兩個坦克像喝醉了似的歪歪扭扭的往火線開去。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