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之美劇空間_第43章 堡壘-求神光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強度為C-級的火力或炮擊援助?3名水兵陸戰隊的精銳兵士?”契科夫哈哈大笑:“C-級彆火力援助,最多隻要3架美國轟炸機,扔下十幾顆炸彈。3名水兵陸戰隊倒是好幫手,可惜疆場上幾顆槍彈就能要了他們的命。”

團隊頻道中,呈現了近似一個3D投影的島嶼模型,上麵的海岸、山麓、山洞、地下掩體分毫畢現。彎月持續講解道:“日軍的首要戍守工事設在貝裡琉島的製高點—安姆部落格山上,那是一座完整由丘陵和絕壁峭壁構成的小山。在山頂能夠俯瞰島上大部分地區,也包含小島南邊的機場。山上有500多個石灰石山洞,相互之間另有通道相連。這些山洞多為礦洞,繼而被日軍操縱並構築成防備工事—工兵在洞口安裝了滑動式裝甲鐵門,用於架設大炮和機槍。同光陰軍還在山上的其他工事處安設了81mm和150mm迫擊炮、20mm雙聯構造炮,並裝備了反坦克和防空小分隊。為了防備火焰**器和手榴彈,日軍駐守的山洞入口通道都是向上的斜坡。這些山洞和堡壘構成了一套龐大的、遍及全部中心地區的防備體係,很無益於日軍戰術撤退和重占這些地區,並很好地穩固了日軍的防地。”

“中川州男在灘頭也不忘把地形上風操縱殆儘。貝裡琉島北部絕頂有個9.1米高的海岬,恰好俯覽上麵的登岸灘頭—這裡厥後被美軍稱作“點”,也就是我們要完成的第二個主線任務。就在這塊小小的海岬上,日軍架設了一門47mm反坦克炮和6門20mm雙連構造炮,並堵長入口,僅留一條作為機槍口的狹小裂縫。日軍還在3千米外的另一處近似地形上製作了一樣的工事。同時,日軍還在全部灘頭上埋下了數千枚地雷和重型炮彈,這些修改過引信的爆炸物隻要有人或裝甲車輛在上麵走過就會爆炸。 最後,日軍在灘頭上留下了一個大隊抵當登岸的美軍,但實際上他們的首要事情就是延緩美軍的登岸速率、並把他們引到島內日軍的防備工事前。”

“如何纔是對我們最無益的處所呢?”契科夫問道。

柯克霍然展開眼睛:“我們要讓美軍第一次登岸慘敗!不但要敗,並且要敗得慘痛非常,比劇情中更慘!他們敗得越慘,下次打擊的籌辦越充分,留給我們刷進獻值的時候越充分。歸正我們有一個月的時候,來攻占貝裡琉島,最後一天的最後一個小時,完成任務便算勝利。”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