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山縣中,也有一老者彷彿枯木端坐。
“下官在。”廖元慶驀地回神,答道。
“不錯,向來升遷,不過考覈二字,實績要有,考覈也需通過。”
上書牌匾——秋錄亭。
“擇優登科,恰是天啟朝治國的堂皇正道,大人賢明。”
這一刹時,廖元慶強即將要脫口而出的臟話嚥進了肚子。
軒轅煜聞言,灑然一笑,道:“那便算了,本官且等著兩縣考覈之時,這兩人的表示了,但願不要讓本官絕望。”
除妖司事件廳。
走出小院。
軒轅煜卻對廖元慶的嫌惡毫無發覺,反而淺笑道:“廖大人是個聰明之人,應當曉得本官在說些甚麼。”
“說實話,本官很難堪。”
文職考覈過後,便是武職。
“至於這代價嘛。”
這類眼神太熟諳了。
臨水縣真養人呐。
“代價便是將那少年親隨送往京都……你乾甚麼?”軒轅煜一愣,彷彿不明白廖元慶為何俄然拍案。
“……好官,好一個好官。”
廖元慶聞言,臉上的嫌惡又被深深地藏了出來,抬開端來時,倒是一副輕描淡寫的模樣。
這臨水縣怕不是有甚麼詭異,竟活生生將一個剛正不阿,不屑溜鬚拍馬之輩變成了現在這副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