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寧還是不解,問道:“劫從何來,法從何來?”
半山腰的一塊崖石之上,手扶青髯的淩道傲但是立。他衝著遠方遙遙一瞥,回身踏入洞府。其人影消逝頃刻,洞門“砰”的一聲封死。
代元子從地上站起:“諸位!我等修為不敷,當知恥而後勇,唯有早日修至羅天境地,方能伴隨林尊的擺佈而叱吒九天,臨時告彆了……”他拱了拱手,便要拜彆。在場的白元子、史平子等四人也是動了心機,一個個點頭擁戴。
檯安應道:“道兄所言極是!眼下亟須療傷靜修,凡事來日方長……”
而伏靈大巫固然很霸道,說出來的話卻讓人無從指責。洪荒自從出了三皇以後,還真的冇有人修至羅天境地。即便淩道折騰了很多年,還是功虧一簣。隻要林一具有神龍之軀,且三修一體,稱得上是萬中無一的逆天機遇,而據他本人所說,也是境地不足而修為不敷。現在有了一元碑的九字真言,便想著一蹴而就,到達無上境地,的確就是癡人說夢。
三皇以降,誰又稱尊?彷彿除了林一以外,再無旁人吧!
與之刹時,片片明滅的字元從天而降,此中的九轉境地一一閃現。不消半晌,法力幻象儘數消逝,隻剩下峰頂上的世人猶在瞻仰入迷。
便於此時,石碑前有人厲聲喝道:“都給老身留下……”
那玉簡中的字元,或許與一元碑上的九字真言有關。是天寧長老留下的解讀之法,抑或是另有玄機?
有生以來,窮經心智,固執不悔,這才仰仗著七分的熱血,三分的運氣,戰戰兢兢走到了本日。其間亦曾九死平生,情天恨海;亦曾叱吒八荒,嘯傲風雲。而驀地回顧,萬般成空。除了麵前的方寸之地,孤傲單的本身竟然一無統統。
天寧稍稍失神,自語道:“愚兄境地完善,有愧啊!總覺得以道為常,以法為本……”其兩眼中精光一閃,驀地道:“是了!道在心,不在事;法由己,非由人。一元初始,萬法歸一……”他信手將玉簡投向遠方,回身就走:“愚兄去也!”
天寧看向遠方,撫須說道:“你請教返來,便欲閉關,應當收成匪淺,不知又成算多少……”
天寧似有感到,自言自語:“所言不差,之所謂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他得空多說,舉起玉簡,迷惑道:“這此中的九種境地,便是度厄之法?真假定何,有無詳細所指,或是相乾法門……?”
轉眼之間,峰頂上又少了兩人。